在宝宝4个月左右时,乳牙逐渐长出。在出牙前,如果母亲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宝宝出现一些异常的主要表现。这些症状包括:口水流出来、想要啃东西等。这些症状都是宝宝长出乳牙前的表现。那么,宝宝出牙的征兆有哪些呢?

1. 痛疼:宝宝可能会主要表现出痛疼和难受的征兆。 2. 狂躁:牙齿的不适感会让宝宝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特别是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是在明显。 3. 脸颊发红:宝宝的面颊可能会出现鲜红色的色斑。 4. 口水:出牙时,唾液会过多,宝宝会经常流口水。 5. 啃、嚼或咬东西:当任何东西放入宝宝嘴唇周围时,他可能会发生以上姿势。 6. 牙龈红肿:检查宝宝的嘴唇,看看牙床上是否有点儿肿胀或发胀。 7. 睡眠不稳定:宝宝可能会在晚上醒来,而且看上去焦躁不安。虽然他以前一直睡得很稳定。 8. 体温升高:出牙会使人体体温稍微上升,因此宝宝可能会感觉比平常热一点。 9. 屁股疼痛:尽管还不清楚原因,但一些爸爸妈妈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得红屁屁,而且有可能排便稀。

在宝宝出牙期间,可以尝试以下菜谱:

1. 奶香味土豆泥:土豆2-3个,鲜牛奶适当,无盐黄油1小匙,黑胡椒粉少量,盐少量。做法:土豆清洗,削皮切片状,放进小火锅中。往小火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先烧开后转小火煮到土豆烂熟。土豆煮好后,加盐、黑胡椒粉、无盐黄油,再用打蛋机或小勺,趁热将土豆倒成泥。根据土豆泥的硬软程度,根据喜好逐渐添加鲜牛奶。搅拌均匀,调成喜爱的浓砂浆稠度即可。

2. 蛋黄泥:鸡蛋黄1颗。做法:将生鸡蛋放进灭菌锅中煮熟,剥掉生鸡蛋,取下鸡蛋黄,将鸡蛋黄用汤勺损坏。

在宝宝出牙期间,要避免让宝宝吃太多含氟量高的食物。新牙的生长发育酸化是在6-7岁之前完成的。饮用水中含氟量以维持在0.5-1ppm以内最适合,这一浓度值能具有龋齿的预防功效,且不容易产生漫性氟中毒。

在牙生长发育酸化期内,长期食用含氟量太多的水会导致黄点牙(氟釉牙或氟斑牙),甚至造成漫性氟中毒。甜品、汽水、糖块等容易粘附在牙齿和牙齿缝隙中,形成蛀齿。汽水还可能导致龋齿,并可能危害宝宝的胃口。因此,要预防宝宝用餐前尤其是临睡前吃零食或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