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的因:两大因素解析
宝宝为什么吐奶?许多妈妈误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只是喂奶的姿势不正确。但实际上,宝宝吐奶除了与喂奶姿势有关,更多的是由于宝宝生理原因导致的。下面,小编将为您详细解释宝宝吐奶的原因。
宝宝吐奶是胃中食物被强而有力地排空的反应,而且量比较多。宝宝为什么会吐奶,这是一个让许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总的来说,宝宝吐奶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宝宝吐奶的原因之一是喂奶姿势不正确。当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在吸吮母乳时,往往同时吸进许多空气。当哺乳结束后,随着宝宝身体的移动或被翻动(如给他洗澡或替换尿布时),他胃中的空气会上升,从气管里跑出来。由于胃部肌肉控制力较弱,奶会随着空气一起出来,从而导致吐奶现象。这种现象是婴儿早期的正常现象,不是病症,对婴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不会产生影响,因此父母不必过分担忧。只要在喂奶时让宝宝头部稍高,并在喂奶后把宝宝贴胸竖起来抱一会儿,轻轻拍拍宝宝的后背,让宝宝胃中的空气跑出来,然后尽量在半个小时内不要翻动宝宝或给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
其次,宝宝吐奶的原因之二是宝宝生理上的原因。小婴儿的胃贲门(近食管处)括约肌发育不完善,造成贲门松驰,而幽门(近十二指肠处)括约肌发育相对完善。这样就使得胃的出口紧而入口松,而且小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平卧时胃内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吐奶。因此,吃奶后如果宝宝剧烈活动或咳嗽,就有可能出现吐奶。
在喂养宝宝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让宝宝吃得过饱,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要轻柔,避免剧烈摇晃。此外,在平常生活中,睡觉时一定要侧睡,吐奶时一定要尽快侧身低头,让宝宝从鼻腔将胃内容物排出,以避免呛入呼吸道和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总之,宝宝在4-6个月后吐奶会逐渐自行好转。有时宝宝感冒、生病,可能会出现比平时严重的吐奶情况。然而,随着宝宝的成长,胃贲门部肌肉功能的健全,再加上妈妈的悉心照料,宝宝吐奶的现象就会逐渐减轻,直至完全消失。因此,妈妈们无需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