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小孩都需要补钙。家长需关注小孩的日常举动,判断孩子是否需要补钙。给孩子补钙时,也有许多小技巧和方式。那么,如何给孩子补钙呢?接下来,八宝网小编将详细介绍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缺钙以及补钙的方法。

首先,判断孩子是否缺钙。这需要家长留意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只要观察孩子的日常,就能发现一些端倪。例如,1、抽筋。尤其是在晚上,如果孩子的腿或脚总是抽筋,很可能就是缺钙了。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已处于严重缺钙状态,家长们应立即给小孩补充钙,以免耽误孩子最佳生长时期。2、抵抗力下降。钙的缺乏会造成抵抗力下降,孩子可能会经常感冒、发烧。有时孩子生病并非因为换季,而是因为缺水。因此,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健康,及时给孩子补充钙。3、腿型变化。缺钙严重时,孩子的双腿会发生变化,从原本的直直的腿变成X型或O型。这种腿型影响美观。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腿型发生细微变化时,不要责怪孩子不好好走路,要考虑给孩子补钙。4、生长发育缓慢。如果孩子一段时间内身高没有变化,说明可能需要补钙。家长不应认为孩子身高就此停止生长,应关注补钙时间。补钙最佳时机是婴幼儿出现缺钙早期症状时,如入睡盗汗、夜惊、夜啼、发育迟缓等。

给孩子补钙时,要把握好补钙时间。通常,婴幼儿在出生两周后就要开始补钙。6个月内的婴幼儿,主要依靠母乳或配方奶。补钙的最佳时机是在婴幼儿出现缺钙早期症状时,如入睡盗汗、夜惊、夜啼、发育迟缓等。补钙进程需持续到婴幼儿2岁左右。幼儿2岁半后户外活动增加,饮食种类逐渐多样化,这时一般不需额外补钙了。

选好钙源。食物补钙最为安全。母乳、配方奶是婴幼儿首选的补钙食物。此外,还可选择其他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肉类、豆制品和绿色蔬菜等。当食物补钙不能满足需求时,可选择服用钙剂。不同钙剂的含钙量和吸收率不同,家长可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如年龄、口味和缺钙程度进行选择。同时,还需注意钙剂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动物骨粉和海洋生物为原材料的钙剂。

控制好补钙剂量。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指南,婴幼儿每日钙适宜摄入量按年龄段划分,0~6个月是200毫克,6~12个月是250毫克,1~3岁是600毫克。家长应根据婴幼儿缺钙的程度和喂养方式,咨询医生相关剂量。补钙同时需补维生素D。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是打开钙代谢大门的“金钥匙”。中国营养学会根据婴幼儿时期营养需要量,推荐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IU??梢匝≡穹糜愀斡?维生素AD)或维生素D3制剂,多晒太阳也是补充维生素D的良好途径。

选择正确的服用方式。相同剂量的钙,分次补比单次大剂量补吸收好。同时,钙剂最好单独服用,避免与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食用,如菠菜、苋菜、韭菜和萝卜等,否则会影响钙的吸收。避免补钙过量。过量补钙不仅是一种浪费,对婴幼儿的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家长可根据喂养史判断补钙是否过量,结合体格检查,看婴幼儿是否有前囟过早闭合、骨骼X线检查是否有骨龄提前、组织异常钙化及尿钙量检测是否过高等情况。一旦发现婴幼儿服用过量,应立即停止补钙或及时调整剂量。通常只要将钙及维生素D剂量做恰当调整,钙过量的症状就会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