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的饮食:如何增加奶量?
奶量不足是许多新妈妈常常面临的问题,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新妈妈如何克服奶量不足呢?首先,她们需要做到“三早”: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专家表示,频繁有效的吮吸可以促进母亲泌乳素的分泌,增加泌乳量,这是母乳喂养成功最有效的方法。
其次,按摩也是帮助妈妈建立射乳反射区的重要手段。按摩的方式主要有背部按摩和乳房按摩两种。背部按摩的方法是:妈妈裸露上身,弯曲坐稳,乳房松弛自然下垂,医务人员或亲属双手握拳,双拇指点压在脊柱两侧做小圆周按摩,顺脊柱往下移,循环进行,刺激射乳反射。背部按摩应在产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效果最佳。
乳房按摩的方法是:涂抹乳房按摩凝胶或乳汁于乳晕、乳头;一只手托着乳房,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从乳房的根部向乳头的方向旋转按摩,不断更换位置,按摩整个乳房。
再者,中医调理也是解决奶量不足的有效方法。中医针灸、理疗进行产后调理。针灸通过中医经络理论对产后妇女进行调理,除防产后并发症、改善情志,还可改善乳房血液循环,将兴奋上传至垂体引起催乳素释放,加强泌乳反射,从而增加乳汁分泌。
此外,饮食也是影响奶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民间,食补食疗是每一位新妈妈的必经之路。饮食确实能对增加泌乳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像鱼骨汤、通草木瓜鱼尾汤、猪脚汤等都能为妈妈补充营养,增加泌乳量。但很多妈妈都以为光喝汤汁就可以,其实不对,汤渣也是有营养的,妈妈们也要吃汤渣。
然而,哺乳期的饮食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油炸肥腻食物不要用油炸薯片、糖及蛋糕来代替吃饭。因为这些食物通常含的热量较高,缺乏营养且不易消化。其次,辛辣性食物,如生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在产后1个月内不宜食用。在整个哺乳期,妈妈也应该尽量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因为它们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易使宝宝上火。最后,寒凉回奶食物,如肉类:猪心、鸭肉、鱿鱼等,蔬菜:马齿苋、黄瓜、冬瓜、苦瓜、菜瓜、竹笋等,水果:梨、西瓜、柑橘等,其他:韭菜、麦芽水等食物有回奶的作用,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会引起宝宝过敏,如橙子、洋葱等,会引起宝宝拉肚子、胀气,妈妈还要多观察宝宝皮肤上是否出现红疹,避免吃后造成宝宝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