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钙质补充至关重要。然而,补钙时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避免盲目进补。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否需要补钙?影响身高的因素除了先天遗传,后天的生长发育也至关重要,而钙在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其中钙占2%。约99%的钙以固体钙的形式分布在牙齿和骨骼中,而剩下的1%则分布在血液、细胞间液和软组织中。根据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至0.5岁的婴儿每日需摄入300毫克钙,0.5至1岁的婴儿每日建议摄入400毫克钙。婴儿的生长高峰期在1岁以前,此时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尤为明显和快速,对钙的需求也较成年人多。如果缺钙,可能导致发育缓慢、发育不良,以及出牙晚、出牙不齐、学步晚、O型腿等问题。孕母在怀孕期间出现抽搐或营养不良等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缺钙。此外,不同的喂养方式会影响婴儿对钙的吸收。母乳中钙的吸收率达到55~60%,而普通牛乳和配方乳的吸收率也只有40%左右。因此,新生儿适当补钙是有必要的。

新生儿缺钙时的症状包括:宝宝睡眠减少且易兴奋,睡觉不踏实,易醒且易惊醒,枕秃,爱出汗,尿味有明显的骚味。根据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新生儿补钙的最佳时间如下:0-5个月需摄入300毫克/日,5-12个月需摄入400毫克/日,1-4岁需摄入600毫克/日,4-11岁需摄入800毫克/日。1岁内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可以从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钙元素,因此对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并不强调额外补钙。而6个月至1岁母乳喂养的宝宝只需要稍微额外补充一些钙就够了。如果没有明显缺钙症状,就没有必要补充钙剂。如果孩子确实缺钙,可以选择钙剂补钙,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含钙量高,钙片的含钙量也很高。此外,钙的吸收还受到食物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如膳食中食盐含量高或吃了大量蛋白质,会导致钙的流失,进而影响补钙效果。一些蔬菜中含有草酸或植酸,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因此,建议补钙产品与主餐隔开食用,最好在饭前的2个小时或饭后的3个小时。

新生儿补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1. 夏季需谨防减少钙流失,因为夏季天气炎热,宝宝的汗液增加,体内的钠离子会随着汗液和大小便而流失。2. 家长需要注意食补的吸收效果,虽然妈妈们重视从日常摄入的食物中获得钙质,但仅仅靠食补并不能提高膳食中钙的吸收率。3. 选择适合宝宝且吸收好的钙质,有些妈妈在选择补钙产品时,往往会关注钙剂的其中一方面,如追求口味或品牌,而忽视了钙剂的吸收率和安全性这两个重要的方面。4. 补钙的关键是设法促进钙吸收,因为钙进入宝宝身体后,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使钙质更容易、更快速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并到达骨骼和牙齿,促进骨骼钙化以增加强度。维生素A对于钙吸收的重要作用,则被很多妈妈所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