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初次成为乳母的人来说,正确理解和区分婴儿的漾奶和呕吐是至关重要的。婴儿漾奶是指在喂奶后,1到2口奶水会自然返回到嘴里,并从嘴角漾出。此外,也有少数情况是由于乳母在喂奶后不久就给婴儿换尿布而引发的漾奶。

然而,一般情况下,漾奶不会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月龄增长,6个月以内的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也被称为喷奶。吐奶和漾奶不同,它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相关器官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会从口中、甚至鼻子里以喷射的方式涌出。

吐奶的原因相当复杂。新生儿呕吐与其他年龄的婴儿不同,这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呈水平位,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而出口的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较紧张,形成了出口紧入口松的现象,使得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

一旦遇到喂养和护理不当,如喂奶次数过多,喂奶量过大,乳母乳头过大、凹陷,或用奶瓶喂奶时橡胶奶头孔眼过大,导致婴儿吸奶过急;或喂奶后让婴儿平卧,或者过多、过早地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婴儿吐奶。然而,这种吐奶在改进喂养和护理方法后可以得到防止,因此也不应被视为病态。

此外,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婴儿吐奶,如食道和胃肠道的先天畸形、肠梗阻等。新生儿患脑膜炎、败血症和其他感染也可以出现吐奶,这些疾病引起的吐奶通常更剧烈、更频繁,并且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因此,当吐奶伴有其他症状,或者每天吐奶次数超过2到3次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