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辅食如何科学添加?不同阶段宝宝的辅食添加指南
宝宝辅食添加顺序应根据月龄来定,但添加辅食时也要注意原则。1-2个月的婴儿可添加新鲜果汁,如桔子汁、番茄汁、山渣汁、西瓜汁、葡萄汁等以补充维生素C。3个月以上的婴儿需要添加维生素D、维生素C等,一般在果汁、菜汁中都含有维生素,如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在婴儿体内可以形成维生素A,也含有维生素C,所以应多加利用。4-5个月的婴儿需要添加含有铁元素的食品,如蛋黄、枣泥、肝泥等,开始可将1/4煮熟的蛋黄或类似大小的一块煮熟肝泥压碎,用米汤或牛奶调匀后哺喂。6个月时,稀粥不但量可增加,而且可以由稀略增稠一些,每天3汤匙,可分两次吃,逐步可加至5-6汤匙,在粥中可加蛋黄、菜泥,可略加盐、糖等调味。7个月时,每天可喂1-2次稠粥,每次可喂1小碗(约6-7汤匙),在粥里除加菜泥、肉汁外,还可加少许肉松或肉末(调换着加,不是一次都加入),吃一个整鸡蛋羹为好。8个月时,每天添加两次辅食,除稀粥外可吃面条、馒头(但要鲜软),更换着让他进食。9个月时,可以参考下列程序进食:早晨6点钟喂牛奶,10点钟喂稠粥一碗(约100-120CC),菜泥2-3汤匙,鸡蛋半个。10个月时,每天可吃三次辅食,早晚各一次牛奶或其他乳品。11-12个月时,可以吃接近一般人食用的食品了,蔬菜应注意多样化,如豆腐、肉末及鱼泥或鱼肉等容易消化的食品及糕点、烂菜(是指煮烂一点的蔬菜)、水果等都可以吃了,逐步地可由主食变为辅食,辅食变为主食了。但虽已以辅食为主,每天最好仍能喝1-2次牛奶,既可增加营养又可增加水分。以上所列辅食及喂量喂法仅供参考,应根据婴儿消化能力、体质、食欲等实际情况而定。
宝宝辅食添加原则包括:
- 满6个月必须添加辅食,同时母乳喂养至孩子2岁。一岁以内,奶类食品仍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 - 添加辅食先强化铁的食物如米糊,之后逐渐添加果泥、菜泥、肉泥、鱼泥、肝泥等。由少量开始,浓度从稀到稠,从泥糊状到颗粒状再到丁状食物。一次只给予宝宝一种新食物,等他适应了之后,再添加另一种食物。新食物的适应期一般在3到5天。 - 辅食最好选用新鲜食物。如果职业妇女没有时间准备这些食物,选择市面上进口的婴儿食品也可以,只不过要注意保存期限,开封后48小时即要放进冰箱。 - 一岁之前尽量不要在食物中添加盐、味精或刺激性的调味品。麻油、调和油、橄榄油等则可少量使用。 - 果汁太甜且膳食纤维少,喝得多会养成对甜饮料的偏好,不如吃果肉更好。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应遵循这些原则,并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来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