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情通报(黑龙江卫健委11月4日发布)

2021年11月3日0-24时,

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45例(黑河市爱辉区44例、哈尔滨市平房区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哈尔滨市平房区1例),均为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管控期间主动排查发现

。

截至2021年11月3日24时,全省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89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

我省发生本土疫情,请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如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或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涉疫地区旅居史的,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屯)、工作单位报备,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请勿自行服药,需佩戴口罩尽快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和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江苏常州,河南郑州新发本土疫情,国内现有3个高风险地区、53个中风险地区(河南郑州增加1个、重庆增加3个、四川成都增加1个、江苏常州增加3个、云南瑞丽增加1个)。提醒广大群众关注官方权威发布,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看病网上预约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我省现已全面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请没有接种疫苗的适龄人群、没有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满六个月需要接种加强针的人群,尽快到辖区新冠疫苗接种点咨询接种,共同构建抗击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

截至11月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国家卫健委发布)

11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7例(广西5例,上海3例,广东3例,云南3例,吉林2例,山东1例),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广东);

本土病例87例

(

黑龙江45例,其中黑河市44例、哈尔滨市1例

;河北23例,其中石家庄市20例、辛集市3例;宁夏4例,均在银川市;江苏3例,均在常州市;河南3例,其中郑州市2例、周口市1例;内蒙古2例,均在阿拉善盟;四川2例,均在成都市;甘肃2例,其中兰州市1例、天水市1例;山东1例,在日照市;重庆1例,在沙坪坝区;青海1例,在西宁市),含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山东1例,四川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48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81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诊病例968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06例,无死亡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1例,其中境外输入15例,本土16例(河南6例,均在郑州市;江西5例,均在上饶市;黑龙江1例,在哈尔滨市;江苏1例,在常州市;浙江1例,在嘉兴市;山东1例,在日照市;云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例(境外输入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06例(境外输入343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85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352例(出院12034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5例),台湾地区16428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7例)。

黑河市召开第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按照黑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和部署,11月3日,黑河市召开第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防控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关切问题。

多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

爱辉区委常委王凯介绍了在疫情防控中如何做好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生活保障。

一是织密疫情防控网。以社区、村屯为单位,由包保网格长牵头,详细了解每一位特殊群体人员的身体、精神、生活状况和实际困难,建立了“一份疫情防控政策、一封致居民一封信、一袋防疫大礼包、一个生活应急保障小分队”“四个一”的防控服务机制,畅通了防疫期间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对养老机构采取“里不出、外不进”的全封闭管理方式,不开展集中活动,实行分餐制,加强值班值守,实行日常消毒和体温监测,坚决防范疫情在养老服务机构的发生。对居家隔离人员,落实街道(乡镇)干部、网格员、基层医务工作者、民警、志愿者“五包一”防控责任,每天进行视频问询,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二是织密社会关爱网。疫情期间,爱辉区积极采取关爱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的“暖”行动。针对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无法照料亲属问题,爱辉区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包保服务单位、志愿者等作用,做好上门生活照料和采购生活物资等工作,保障一线医护人员亲属的基本生活。针对在城乡“三留守”人员,采取“1+N”服务模式(1为“三留守”人员,N为社区工作者、帮扶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建立结对包扶服务小队,提供“贴心”服务,每人定制一张便民服务卡,第一时间由结对子成员提供服务。

三是织密情感联络网。针对特殊群体个性化需求开展生活关怀、人文关怀、情感互动,实施精准帮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包扶小分队作用,定期进行电话问询或视频连线,了解生活状况,定期为需要困难家庭送医、送药、送生活物资??ㄐ睦砦;认?组建心理咨询师队伍,全天候开展公众心理疏导及心理干预服务。以学校为单位,通过电话、微信群逐一核实学生居住地、健康状况等信息,设立了“法治辅导员”,开展未成年人帮教工作,通过微信视频与孩子们“连线”,及时做好儿童心理疏导。

四是织密民生保障网。启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民政兜底保障对象大排查,查清楚有无生活困难、有无感染或隔离情况、有无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到应帮尽帮、应保尽保。对这些家庭中出现疫情感染患者的,符合条件的可直接发放临时救助金;对非本地户籍感染者生活困难的,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因不能就业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开展先行救助;对因疫情影响造成严重困难的家庭和个人,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高临时救助额度。通过“接地气、心贴心”的一系列举措,让特殊群体切实收获安全感和幸福感。

黑龙江昨日新增本土确诊45例,其中黑河市爱辉区44例,哈尔滨市平房区1例。

强措施确保农村地区形势安全稳定

爱辉区委常委王凯还介绍了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从常态化转入应急状态所采取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情况。

一是迅速落实防控措施。从严从细落实管控措施,各村屯迅速完成封闭,每村仅保留一个出入卡口,每个卡口均按照“敬一个礼、说一句问候、阐述一次原因、测一次体温、做一次记录、祝一次平安”即“六个一”标准设置,落实查证、扫码、测温、登记等措施,做到非必要不外出,非本区域人员、车辆禁止入内。成立了巡逻队伍,开展日常巡逻,提示和劝导居民少外出、不聚集、戴口罩。

二是发现疫情迅速处置。严格按照“四早”要求,发现疑似病例第一时间报告指挥部,按照发热处置流程转运至发热门诊,并迅速开展核酸检测、流调、环境消杀等工作。对中风险地区的村实施全封闭管控,严格落实“五包一”防控责任制,即明确一名街道干部、一名社区干部、一名社区医务人员、一名网格员、一名公安干警进行包保联系,压实“四方责任”,全面做好村(屯)健康教育、环境整治、居家观察者管理和居民日常生活保障,实行“区域封闭、服务上门”,除保障物资供给等应急车辆,其他车辆禁止出入,坚决防止疫情蔓延。

三是从严监管重点场所。与黑河市区同步暂停农贸市场、餐馆、景区等人员聚集场所,仅保留销售生活必须品的超市、药店等场所,并严格执行扫码测温、“一米线”、戴口罩、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消毒等防控措施,错峰控制室内人数,避免人群聚集。定期对村卫生室和超市等公共场所环境以及冷链食品开展核酸检测,定期入户开展抽样检测,确保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

四是全力保障居民生活。成立了村屯服务保障队伍,做好居家隔离人员以及老弱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及时回应合理诉求,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情感抚慰和心理疏导,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秋收工作,及时解决运粮车辆通行问题,严格实行闭环管控,坚决防止与其他人员接触。目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稳定有序,基本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主要生活必须品和疫情防护用品价格总体平稳。

保供应满足群众生活所需

就疫情发生以来,黑河市区市场的供应情况,如何解决超市闭店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购买的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调研员王玉龙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商务、发改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目前爱辉区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供应渠道畅通。

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11月3日起关闭所有经营场所,对市区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配送”保障供应。主要是依托大型商超,制定生活必需品配送“套餐”供居民选择。由黑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商超企业配送到居民小区卡口,由社区网格员负责送到“点餐”的居民家中,这样既能保证市民生活,又能真正让城市“静下来”,减少市民交叉感染和病毒传播。为方便配送,各社区网格员、各配送商超配送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员会在本辖区公布配送和监督电话。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投诉举报电话随时接听群众关于配送方面的需求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