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奶粉安全事件频发,让很多消费者对国内配方奶粉的质量产生了怀疑,转而选择购买进口产品。然而,进口产品也并非完美无缺,虫子门、异物门等事件也是时有发生。最近,浙江的一位女士在给孩子冲调奶粉时,发现里面有虫,于是向该品牌进行了投诉。然而,经销商却表示,这款奶粉是荷兰进口的,虫子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压扁,让消费者先弄清楚虫子的国籍。这个回答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看了这则新闻视频,真是让人想爆粗。纠结虫子到底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其实并无意义,就像纠结一位妈妈到底是你妈还是我妈一样无聊。此时,消费者最需要的其实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圆满的答复,而不是设置障碍和增加难度的处理方式。

如果有虫子这个事实,难道因为是进口奶粉,所以虫子就是从国外进口的,才需要承担责任并予以解决,如果是国内的虫子,那就是消费者家的问题,或者根本就不是奶粉,那就不用考虑了吗?而且,如何判断虫子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谁能给出一个靠谱的鉴别方案?即使有鉴别方案,这个费用或成本是消费者能承受的吗?

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在刁难消费者,甚至可以说是无知的。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对品牌产生不信任。

以上观点摘自网易新闻,由妈妈育儿网的编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