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非油炸食品并非健康之选,其健康风险远超想象。首先,薯片的各种口味主要依赖甜味剂、谷氨酸钠、盐等调配,而食盐过量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病。其次,一些膨化食品中添加的膨松剂如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长期食用可能导致体内铝超标,进而引发神经系统病变和骨软化症等健康问题。

此外,我们常吃的许多零食都存在危害,如铅、丙烯酰胺等。特别是非油炸方便面,其丙烯酰胺平均含量比油炸的还高近5至10微克/千克。因此,即使是标榜“非油炸”的食品,我们也应适量食用。

对于儿童来说,非油炸零食也并非安全之选。许多脆片食品为了口感酥脆,需要添加高饱和的油脂,其中含有大量的棕榈酸或硬脂酸。此外,电影院和小摊贩出售的爆米花,虽然打着“非油炸”的旗号,但往往添加了植物奶油,而植物奶油是氢化植物油制成的,含有反式脂肪。

同样,一些美味膨化食品如虾条、脆条等,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以上,与油炸制的锅巴和油炸方便面相差无几。一些小食品店烤制的红薯片、土豆片、芋头片等,脂肪含量虽然低于油炸薯片,但已经高于烤红薯、烤土豆,因为烤制温度超过140度,同样会产生丙烯酰胺。

许多打着健康旗号的“蔬菜脆片”、“水果脆片”等,实际上是低温油炸的产品。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可以降低油脂的沸点,让它在不到100度的温度下就沸腾。由于温度低,氧气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比较小,油脂氧化过程大大延缓,也不产生丙烯酰胺和苯并芘类致癌物。油炸到酥脆状态后,再甩去表面上粘附的油脂,产品看起来清爽可人,没有油炸的迹象。吃起来也是松脆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然而,尽管如此,油炸毕竟是油炸。温度低虽然比较安全,却往往会提高油炸食品的吸油量。所以,这类产品的油脂含量相当可观,通常在15%-30%之间。要知道,水果、薯类本身的脂肪含量,都在1%以下。因此,松脆可口的食物很难摆脱高脂肪高能量的困扰。即使有了非油炸的称号,即使是果蔬作为原料,我们也需要高度注意。

所以,妈妈们在给宝宝选择零食的时候,如果因为一个概念炒作而安慰自己,放任宝宝大量、尽情地吃,就不太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