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懂得接受协助,培养优秀品质
丽丽妈一直为自己的六岁女儿丽丽感到自豪,因为丽丽拥有极强的独立性,她从不向他人提出规定,一切都自己完成。然而,直到那一次,丽丽在卫生间发现纸用完后,竟然整整一个小时都不愿意向他人求助,而是默默地等待,丽丽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带着丽丽去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心理专家的分析结果证实了丽丽妈的担忧,丽丽的行为并非真正的独立,而是一种相处心理问题,这种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心理状态动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特质中“切合”指数值高的人,比如太过聪明、听从的人,往往较难向他人提出请求。
一方面,这些人可能已经习惯了被规定,习惯了接受他人的指令,难以超越到“规定的一方”。另一方面,在成长阶段中常常受到挫折的人,可能会觉得“反正规定没用,何必自讨没趣”,从而导致难以向人明确提出请求的困扰。丽丽就经历了这两种情况。
据丽丽妈说,丽丽的爸爸在异地工作,丽丽妈本身体质虚弱,脾气暴躁。对于丽丽的要求,她总是不当一回事,或者直接拒绝,家中的许多事情都“分配”给丽丽来做。长期的这种环境,让丽丽变得越来越内向、清静,聪明而听话,任何事情都一个人默默地去做,默默地处理。
从丽丽的角度来看,她觉得自己并不重要,没有人会关注她,她不愿意请求他人的帮助,也不习惯这样做。在丽丽的心里,她觉得既然没有人关心她,那么为什么要去麻烦别人呢?
然而,丽丽在现实生活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在丽丽18岁的时候,刘会强因为家里有急事,需要回家一趟。他从哈尔滨市的列车上下来,回家需要几十个小时。在列车上,刘会强发现自己的钱被偷了,他赶忙劝阻服务生打菜。同排坐的一位中年妇女主动说:“小兄弟,我这里正好有五块钱,你也就打一份饭吃吃?!钡?,刘会强却果断地拒绝了她的好意。
第二天,刘会强感到腹部不舒服,头晕眼花,他知道自己是因为饿导致的。在吃早饭的时候,刘会强去洗手间,为了逃避吃饭,他故意拖延时间。当餐饮车推近他们的座位时,这位中年女人又说:“小兄弟,我给你买一份饭吃吃,再不吃东西,是要伤身体的。”但是,刘会强仍然婉拒了她。
没多久,这位中年女人下车了,临走前,她将手上的《故事会》塞给刘会强,说:“小兄弟,这部《故事会》就送你看吧。因为你爱看书?!绷趸崆磕谛姆浅8屑に5绷谐灯舳?,他打开书,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发现书里藏着一张50元的纸币和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小兄弟:帮助他人是传统美德。但有时候,勇于接受他人的帮助,也是一种美德。因为拒绝别人的真诚,有时候通?;嵘撕λ松屏嫉男?。”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活,帮助他人和请求他人的帮助,都是人类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适当地、适当地提出合理的要求,是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一部分,是孩子自我能力的表现;为自己争取有效的权益,也是体现自信和照顾好自己的表现。而不懂得求助的人,有时候可能会给人独立的感觉,但长期这样下去,往往会导致内心的孤独和疲惫。如果再没有正常的方式发泄,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错乱。
总的来说,规定孩子独立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头。孩子需要学会独立思考,也需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帮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