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后,天气中的雨水增多,气温也随之升高。然而,孩子们更容易被蚊虫叮咬。那么,在谷雨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养育孩子呢?八宝网的小编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谷雨,即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是养生的好时机。家长希望通过这个时机,将孩子的体质由内而外的调理好。然而,如果这个时机把握不当,到了夏天,孩子就更容易生病?!痘频勰诰?·四气调神》中说:“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意味着,如果春天没有好好养育孩子,到了夏天,孩子的气血不足,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谷雨时节,如何给宝宝养生和调理身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这个时机呢?谷雨过后,除了正常的健脾,我们还需要学会温养阳气的方法,将孩子的体质由内而外的调理好。温养阳气的方法,就是温阳和扶阳。

温阳,就是驱寒祛湿,但是孩子的阳气是补不起来的。谷雨过后,倒春寒已经不多见,这时候驱赶体内的寒气,也是有好效果的。百病从寒起,基本上过敏儿、易感儿都是寒底。寒邪最大的问题就是“寒凝气血”,孩子气血不好,气机凝滞,就会容易生病。

不祛湿,温养阳气的效率就不高。从谷雨开始,一直到入夏,祛湿都是主命题。因为雨水增多,气候越来越湿,湿邪肆虐。而孩子的脾的能力是相对较弱的,对于水湿运化的能力并没有优势。如果孩子积食,接下来就会容易湿滞。湿滞伤脾,脾气受损就是阳气受损。所以不祛湿,你会发现孩子老是“补”不出效果。

如果内寒加上湿邪,形成寒湿,孩子就要生病了,更别说调养更强健的体质。扶阳,就是补虚。对孩子来说,补虚就是健脾补气。虚,就是不足。孩子的特点是稚阴稚阳,阳不足,阴也不足。阳化气,阳气气化的能力要靠脾运化作为前提来推动。阴成形,脏腑、骨骼、肌肉的生长要靠脾对养分的消化吸收。所以对孩子来说,添补有形的或无形的不足,都是要先强健脾胃。

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增加助阳补气的方法,这就是帮孩子养阳气。健脾益胃的技巧就是先控制好消化,不要让孩子积食,给脾胃造成负担。如果脾胃过负,甚至有损伤,营养消化吸收不了,别说补益,孩子只会更虚。

控制消化的方法,就是要养成每天观察孩子,用“10秒判消化”法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是否积食和湿气重。如果积食了,就用“3招助消化”法,帮孩子及时助消化。如果孩子积食,就用三星汤配合素食给孩子喝2-3天;如果是平时的保健,这段时间可以用五星汤,一周一次,除了消积还增加了祛湿的作用。孩子消化情况良好,没有积滞和湿滞,气机才会通畅,才有补的空间。这个时候,才可以积极的食疗健脾益气。这样操作下来,你会感受到春夏养阳的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