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中的铁含量较高,因此,许多人都认为母乳喂养的宝宝会更加健康。然而,宝宝在六个月左右时,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到需要添加辅食的程度,这时,宝宝出现缺铁的情况是很常见的。那么,宝宝出现贫血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给宝宝补血呢?下面,八宝网的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宝宝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他们的肌红蛋白含铁量就会不足,这会导致宝宝的肌肉伸缩无力和活动能力下降。例如,宝宝抬头、翻身,起坐,爬行,站立,行走等这些大动作都会发育延迟。

同时,宝宝一旦出现缺铁性贫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们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都会较差。例如,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事物的兴趣也会减少,他们的探索能力也会较差,他们的表情也会显得呆滞,他们可能不愿意学习说话和交流。

月大的宝宝何会贫血?如何合理地给宝宝补充铁和补血?

此外,宝宝缺铁还会导致他们的免疫力下降。他们的食欲会变差,睡眠质量也会变差,他们的白天和晚上睡眠时间没有规律,宝宝容易惊醒和哭闹,家长也会感到非常疲劳。

那么,宝宝缺铁怎么办呢?首先,妈妈们在妊娠期一定要重视补铁这件事。在孕早期,要进行相关的血液筛查,平时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以服用补铁制剂。在食用补铁食物或制剂的同时,可以增加促进铁吸收的食物,如维生素C。

其次,4-6个月是宝宝容易出现缺铁的阶段。妈妈们要按时带宝宝体检,做好贫血筛查。如果检查显示宝宝有缺铁或贫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铁剂。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预防缺铁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食物补充。补铁建议:添加了辅食的宝宝,建议第一口辅食选择强化铁的婴儿配方米粉。在此之后,才可以考虑其他食物的添加。

其他含铁较高的食物分为两类: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肉类、海鲜、家禽等。这类食物中含有的是血红素铁,较易为人体吸收。植物性食物,包括深绿色的叶类蔬菜、豆类、强化谷物等。其含有的是非血红素铁,不易被人体吸收。但如果能将这类食物和富含血红素铁或维生素C(如橙子、芒果、哈密瓜、西红柿等)的食物一起食用,也能提高铁的吸收率,达到1+12的效果。

宝宝补铁食谱包括西兰花鸡肉辅食泥、胡萝卜山药排骨面、鸡肝白菜粥等。西兰花鸡肉辅食泥是一道荤素搭配的营养辅食泥,鸡肉容易消化吸收,脂肪少,味道清淡,质感柔嫩,西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补钙又清爽。胡萝卜山药排骨面食材包括宝宝面条、排骨、山药、胡萝卜,富含维生素和钙、铁等丰富的营养成分,排骨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而且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鸡肝白菜粥食材包括大米、鸡肝、白菜、姜,鸡肝中含有丰富的铁,是宝宝补铁和补血最常用的食材之一。在辅食中添加鸡肝,和蔬菜搭配,不仅可以均衡营养,而且宝宝还容易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