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宝宝尽早开始爬行,并尽可能多地进行爬行,这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显著帮助,可以增强大脑对手、足、眼的神经运动调控能力,启发和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研究发现,会爬行、早爬行和多爬行的宝宝动作更加灵敏,协调能力更强,理解能力更快,求知欲更强,而不喜欢爬行的宝宝往往显得呆板、迟钝、情绪低落,不喜欢接触新人、新事物。同时,爬行和爬行能力好的宝宝认知能力更强,如看图识字、语音构成与发声能力,以及日后的行走、跑步的稳定性等,都优于爬行时间长或爬行少的宝宝。

那么,为什么简单的爬行活动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首先,当宝宝在襁褓中时,视听范围非常小;坐着或躺着时,视听范围略有扩大,但得到的刺激仍然不够。而爬行则使视听范围大幅度扩大,姿态由静到动,范围由点到面,刺激量大了,思维、语言与想像能力自然得到了发展与提高。

同时,爬行对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总部”,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爬行扩大了视听范围后,中脑受到的刺激就得以强化;而促进了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除了中脑,爬行对小脑的积极影响也不可小视。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宝宝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打滚、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爬行,但要爬行得更好、更早、更有效,就需要参考科学的爬行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上肢准备:俯卧抬头,两臂撑起上半身??梢杂镁底印⑼婢?、画报、人脸逗引宝宝抬头。出生15天后可以适当练习;满月后每天3-4次,可以累计半小时。

单臂支撑体重:当宝宝学会上述动作后,可以在其俯卧时,用玩具在他一侧手臂上方逗引他够玩具,就在其抓够的一瞬间,便练习了单臂支撑体重,两臂可以轮流练习。前臂交叉练习:宝宝俯卧在床边,你坐在床沿,把两手掌向上,垫在宝宝的掌下,前面用玩具逗引,交叉移动你的手掌,带动宝宝两臂交叉运动。

下肢准备:3-4个月左右,可以将宝宝跪抱在你的大腿上,或当你仰卧时,让他跪在你的体侧,手扶着你的身体;可以和他一起看画报、念儿歌、玩玩具,使宝宝锻炼膝部的支撑力量。两腿交叉运动:宝宝腹下垫上枕头呈俯卧位,你用双手抓住宝宝踝部,做前后交叉运动。

四肢协调爬行:让宝宝手膝(或手足)着地,腹部离开床面,四肢协调爬行。如果宝宝腹部不能离开床面或不能向前移动,可以用手托住宝宝腹部或用长围巾兜住腹部,用玩具诱导他爬行。

爬行游戏:当宝宝会手膝爬行后,就可以进行爬行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