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胀气现象,导致宝宝感到不适。那么,宝宝胀气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宝宝胀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胃肠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期的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加上长时间躺在床上,食物容易聚集在宝宝的胃里,从而容易导致胀气。

2. 喂养方式不正确:有些妈妈在喂养宝宝时,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喂奶。宝宝因为饥饿而急促地吃奶,很容易吸进空气,引起腹胀。

3. 奶嘴不合适:奶嘴孔的大小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选择。如果奶嘴孔太大,宝宝很容易把空气和奶一起吸进去;若奶嘴孔太小,宝宝会因无法吃到奶而用力吮吸,这也会导致胀气。

4. 喂奶姿势不正确:有些妈妈在喂奶时姿势不正确,没有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或者没有把奶嘴完全塞进宝宝的嘴里。这也会使宝宝吞进很多空气而造成胀气。

5. 吃了胀气的食物: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检查自己的饮食,看看有没有谷物粗粮(如红薯、芋头、谷类等)、蔬菜(如豆类、土豆、洋葱、甘蓝菜等)、水果(如苹果、桃子等)等产气食物。如果是,那就得注意自己的饮食了。如果宝宝已经添加了辅食,父母要检查宝宝的饮食是否有上述产气的食物。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首先,要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进食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如果在母亲节制饮食期间,孩子的症状仍然是时好时坏的话,说明母乳不是引起孩子胀气的原因。然而,如果母亲通过节制饮食后,孩子的胀气有所减轻,那么,妈妈就应该远离那些有引起胀气的食物一段时间。

如果宝宝是配方奶粉喂养的,可以尝试更换其他品牌的奶粉。如果宝宝对乳糖不吸收,在选择奶粉时要特别注意外包装上奶粉的营养配方,尽量选择那种不含乳糖、豆质的或低致敏性的配方奶粉。当然,换了奶粉后也未必是可以立即看到效果,还是需要等待两个星期左右才能看到效果。

不要等到宝宝饿到哭得很厉害时才喂食,如果孩子哭得很厉害,父母应该先安抚下孩子的情绪。喂奶姿势要正确,让宝宝正对乳房,以保证他的嘴将乳头和乳晕全都含住。使用奶瓶喂奶时,听到“咕咕”冒泡的声音或看到奶从孩子的嘴角流出来,说明孩子对奶嘴的含裹可能不是很严密。此外,腹部按摩适度的按摩能够促进肠蠕动和排气,从而缓解宝宝肚子胀气。

如果宝宝出现异常胀气现象,如肚子胀得很大、很硬,加上宝宝看起来很不舒服的样子,精神不佳,父母应特别注意并尽快带宝宝就医检查治疗。

家庭护理方面,腹部使用驱风油、用温毛巾敷盖也有帮助,这些有助于肠胃蠕动和气体排出,以改善消化吸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