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胃炎:症状复杂,需及时就诊
提起慢性胃炎,人们往往将其视为成年人的疾病。实际上,慢性胃炎也可能出现在儿童身上,尤其是3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然而,由于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如肠蛔虫症、胃肠痉挛和消化不良等。因此,家长需要对小儿慢性胃炎给予足够的关注。
小儿慢性胃炎症状繁多,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部或脐周围反复疼痛,可长达数月甚至1-2年。年龄较大的孩子能准确描述上腹部疼痛;而较小的患儿往往无法准确指出腹痛部位,有的以哭示意腹痛;还有的孩子表现为反复呕吐或食欲不振等。
由于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单凭临床症状无法确诊,必须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因此,若家长发现孩子有原因不明的腹痛,同时有胃口差、消瘦和上腹部压痛,应想到慢性胃炎的可能,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必要时做胃镜检查。
如果小儿被确诊为慢性胃炎,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因为小儿慢性胃炎多数为浅表性胃炎,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纠正和早治疗,病情可较快得以改善,甚至可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治疗过程,需要家长在孩子的饮食、卫生、精神心理等方面密切配合,以免病情反复。
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慢性胃炎。例如,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爱吃零食、冷饮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导致胃黏膜水肿和糜烂。此外,过量冷饮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和黏膜层变薄,对胃部造成伤害,进而发展成慢性胃炎。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寄居在人体胃部的螺旋状杆菌,可通过家庭成员密切接触互相传染。如果父母得了慢性胃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就会增大。因此,预防其感染的重点是把好“入口”关。不要口嚼食物喂孩子,即使是自家人也要分餐具,餐具要定时消毒?;挂煤⒆忧谒⒀?,以便清除藏在牙垢中的幽门螺杆菌。
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胃炎。在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孩子中,心理因素导致的胃炎最为常见?;级谏涎胺⒉。菹⑹敝⒆辞?,在临近考试时症状加重。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注意孩子的休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
防治小儿胃炎食疗方有多种。如白芍石斛瘦肉汤,适用于烦躁、消瘦、食欲不佳、便秘的患儿;鲫鱼汤,适用于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佳、舌苔腻的患儿;猪肚胡椒汤,适用于胃部隐痛、手足不温的患儿。
总之,对于小儿慢性胃炎,家长需密切配合孩子的饮食、卫生、精神心理等方面,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合理饮食和调理有助于缓解慢性胃炎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