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它与环境污染、吸烟、食品工业发展和居民喜爱室内装修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小儿中,患病率约为0.5%至2%。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大多数患者在5岁之前开始发病。因此,积极防治小儿哮喘对预防成人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婴幼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常表现为反复咳嗽和哮喘。哮喘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气急、喘憋、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2岁以下的小儿往往同时患有湿疹或有其他过敏史。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哮喘诱因,再加上接触过敏物质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多,导致毛细支气管狭窄,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哮喘的发病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肺气肿和胸廓畸形,影响病儿的体格发育和学习。

  哮喘病是一种慢性气道非细菌感染性炎症,这种炎症发病即存在,缓解期炎症继续存在。哮喘患者在长期不间断地使用非抗菌性抗炎药物(如吸入激素、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锻炼和保暖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哮喘的发作,改善病儿的身体状况。

  为什么强调防治哮喘应从婴幼儿开始?因为大多数哮喘起病于1岁以内,是一种慢性发作性疾病。小儿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病儿反复发作影响体格发育。重症发作频繁的病儿,可能形成肺气肿和胸廓畸形,使病儿的生活和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哮喘病是慢性气道非细菌感染性炎症,这种炎症发病即开始存在,缓解期炎症继续存在。哮喘患者在长期不间断地使用非抗菌性抗炎药物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锻炼和保暖等方面的问题,以减少哮喘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