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年龄有特定的处理方法。对于小于1岁的婴儿,以及1岁至8岁的儿童,需要采取特殊的急救措施。而对于8岁及以上的儿童,则可以采用与成人相同的心肺复苏方法。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意识是否消失。接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是否停止。如果抢救者无法看到患者的胸腹抬起,也无法听到或感觉到呼气时的气流声,那么就应立即打开气道,进行呼吸急救。在操作过程中,抢救者的嘴需要同时盖住婴儿的口和鼻。如果是儿童,则需要像对待成人一样,捏住儿童的鼻子,套住儿童的嘴进行人工呼吸。在吹气时,需要先迅速连续地呼气两口,以便打开阻塞的气道和小的肺泡,避免肺脏回缩。吹气的力量应以胸郭上升为度,婴儿每分钟需要进行20次人工呼吸,儿童每分钟需要进行15次。

在进行完气道开放和两次吹气后,必须检查患者的脉搏。对于婴儿,通常检查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的中点。婴儿胸外按摩的部位在胸骨中部,两乳头之间的连线上,儿童的按摩部位较婴儿为低,成人则更低。

对于婴儿,使用中、食两个指头进行按摩,胸骨下陷深度应为1.5-2.5厘米,每分钟按摩100次。对于儿童,使用一只手掌根进行按摩,下陷深度应为2.5-4.0厘米,每分钟按摩80次。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婴儿还是儿童,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频率比均为5:1。在抢救后,如果患者的呼吸恢复,应立即送往医院继续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