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初期阶段,我们都知道它对老年人的影响特别大。那么,如何让老年人避免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呢?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疾病结局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平衡饮食,控制体重指数(BMI)在19-24kg/m2内,均衡地摄入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我们应少食多餐,建议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拒绝进食腐烂、过期的食品,拒绝进食半熟、生食品。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不偏食,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对于进食困难的老年人,可遵从营养师的建议,行鼻饲进食,必要时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其次,我们要建议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睡眠,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充分认识自己,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提高抵抗力。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不随地吐痰,保持手卫生,主动做好个人健康监测,怀疑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长期卧床、肢体活动受限的老年人,应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定期翻身,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褥疮。

再者,我们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老年人退休后活动范围减小,活动中心改变,加上感觉、运动、认知等生理变化的影响,心理特征也发生改变,表现为安全感下降、适应能力减退,容易出现失落感、自卑感、空虚感等。在疾病到来时,老年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焦虑、抑郁等,难以配合治疗。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老年人群的医疗、娱乐等服务,定期的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怀与认同,减少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等发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最后,我们要积极治疗老年人的基础病。老年人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本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因此,需遵从医生的医嘱,根据基础病的不同,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二级预防治疗。同时,学会评估自己的病情,监测自己的一般情况,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正确的描述病情,不乱投医,不讳疾忌医。对于活动受限、认知缺陷的患者,患者家属需协助治疗,同时做好评估、监测工作。

总之,老年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注意以下几点: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如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商场等,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到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养老机构拒绝探视,降低被传染的风险。做好防护、勤洗手,如果必须去公共场所,要注意选戴有防护效果的口罩,外出回来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平时注意饭前便后也要勤洗手(洗手要领:内-外-夹-弓-大-立-腕)。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卫生,在家定期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不要在风口处久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如果家中有密切接触者居家留观,不要近距离相处。在咳嗽、打喷嚏时,用手巾、衣领或前臂挡住口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抗力,适量运动,注意脚部护理,预防运动低血糖,保持头部保暖,避免烟尘刺激。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外出后,可以在家多听音乐,写写字、看看报纸、电视,给朋友或家人打个电话,保持快乐开心的生活状态。规律作息,早睡晚起,及时告知病情,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切不要慌乱,要及时告知家人或签约的家庭医生来处理。最后,祝愿全市的老年人,能明事理、顾大局,重视预防,安全度过传染病流行期,待到春暖花开时,再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