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传递,中山一成功“熊猫血”新生儿换血“爱心接力”行动
"Rh阴性血因其稀有且珍贵,被誉为“熊猫血”。在临床用血上,它处于较为紧缺的状态。近日,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就遇到了一例这样的情况:一位母胎Rh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新生儿需要新鲜O型Rh阴性血进行换血。然而,在进行第二次换血时,由于稀有血液库存不足,手术一度陷入困境。
在这紧急关头,值班的儿科副主任医师苏喆教授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呼吁,希望Rh阴性O型血的人能伸出援手,帮助这位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中山二院的一位在读研究生积极献血,最终使新生儿顺利完成了第二次换血。
这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为了避免陷入“血到用时方恨少”的被动局面,稀有血型拥有者应该在中国稀有血型网站登记备案,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3月28日下午,一名患有溶血性贫血的胎儿的血红素升到了327umok/L,极有可能演变为胆红素脑病,病情再次告急!此时,血液中心血液不足,中山一院的儿科中心工作人员又要开始投入为孩子找血。当天值班的是儿科副主任医师苏喆教授,他利用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力,迅速传播了求助信息,许多热心人士纷纷提供帮助,包括正在备考的中山一院整形外科的一名护士,以及愿意坐飞机过来献血的外地血型匹配者。最后,中山二院的研究生前来献血,成功完成了新生儿的第二次换血。
这次事件再次证明了稀有血型互助献血的重要性。在此,我们呼吁所有稀有血型的人,先在中国稀有血型网登记备案,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希望医生们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帮助更多的人。这是非常值得赞美的。"
上一篇:
一次备孕就成功,因为我对排卵试纸足够懂
下一篇:
新生儿护理全方位指南:助力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