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母乳喂养的益处,然而并非所有婴儿都适合母乳喂养。如果宝宝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就应避免进行母乳喂养:

一、乳糖不耐受综合症:新生儿体内乳糖酶的缺乏导致乳糖无法被人体消化吸收。乳糖代谢不完全的产物是一些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累积,会影响神经中枢的发育,导致婴儿智力低下、白内障等问题?;加腥樘遣荒褪茏酆现⒌挠ざ谑秤媚溉榛蚺H楹?,会出现腹泻、呕吐等表现。长期腹泻不仅会影响到婴儿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新生儿免疫力。一旦怀疑宝宝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症,应立即停止喂奶类食品,改用大豆制品喂养。

二、氨基酸代谢异常:氨基酸代谢异常影响到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可能导致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有研究显示,严重智力低下的患者中,大约有10%的病因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氨基酸代谢异常的总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之间。由于氨基酸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种类繁多,如苯酮尿症等。

三、苯丙酮尿症: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在婴儿期不能食用母乳。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是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无法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堆积,严重时可干扰脑组织代谢,造成功能障碍,影响智力发育。虽然母乳中苯丙氨酸的含量比牛奶低,但这些婴儿仍应避免食用母乳或仅食用少量母乳,平时应摄入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奶粉。

四、母乳性黄疸:部分宝宝在吃母乳时会出现黄疸。这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四十八小时左右,黄疸会自行恢复。如果恢复母乳喂养后,发现宝宝黄疸加重,可以再停喂一两天,然后再进行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经过两三次这样的过程,宝宝就不会因为吃母乳而出现黄疸了,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宝宝一直出现黄疸加剧的现象,最好停止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