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因擦伤、碰伤、刮伤而出现流血现象。新妈妈该如何正确地采取急救措施呢?以下是止血的六种方法:

1. 指压止血:当小伤口少量出血时,可在伤口垫上消毒纱布,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出血点上部的血管,即可止血。 2. 竹膜止血:竹子内层薄膜,被誉为止血“仙丹”,将它贴在轻度外伤处,可立即止血。 3. 冰块止血:皮肤表面或皮下出血,用冰块敷于出血处,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并促使凝血。 4. 冷水冲洗止血:若软组织扭伤、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可加速止血。 5. 头发灰止血:将头发燃烧后研成细末,涂在伤口处,即可止血。 6. 止血带止血:上下肢出血时,可用橡皮带、手帕布条等在出血点的上部扎紧,压迫血管,即可止血。

紧急消毒包扎的方法如下:

1. 马上用干净的纱布按住伤口,尽可能抬高患处,以期迅速止血。 2. 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清除污染物,用棉签沾双氧水轻轻涂在伤口周围,再冲洗一遍,清洁杀菌。 3. 用浸有生理盐水的小纱布覆盖伤口,然后用大纱布包扎。

在处理宝宝流鼻血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要让宝宝仰卧,以免血液从咽后壁流入食道及胃。 2. 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 3. 可以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软鼻子处),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

当宝宝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症状时,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许多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都会引起宝宝鼻出血,因此妈妈需要格外注意。

家庭常备急救物品包括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活力典和75%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