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易患佝偻???不同阶段孩子如何科学补钙
钙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钙是人体中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的钙则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钙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过程。在婴幼儿阶段,他们容易缺钙,因为他们的生长发育迅速,骨骼需求量大。此外,由于婴幼儿的消化系统不成熟,他们可能难以充分吸收食物中的钙。某些冬季出生的孩子,由于出生后晒太阳不足和维生素D缺乏,也容易缺钙。
因此,为了满足孩子的钙需求,父母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钙来源,如乳制品、鱼类和豆制品。根据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修订的标准,推荐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摄入的钙量:半岁以内摄入300mg,半岁至1岁摄入400mg,1岁至3岁摄入600mg,4岁至10岁摄入800mg。
然而,并非所有的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钙。例如,乳制品、鱼类和豆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但并非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因此,父母应该为宝宝提供全面的钙来源,以预防孩子缺钙。
为了给胎儿提供充足的钙储存,并增加母乳中的钙含量,孕妇在怀孕初期应开始补钙,直至母乳喂养结束。在孩子出生后,应坚持母乳喂养。每100g母乳中含钙35mg,且钙磷比例适当,维生素D含量丰富,基本满足宝宝对钙的需要。然而,一些配方奶虽然含钙高,但钙磷比例不适当,且维生素D含量低,不利于钙的吸收。
此外,宝宝半岁之后,母乳中的钙逐渐减少。此时,应增加其他奶制品,以确保宝宝每日总摄入奶量达到600ml以上。1-3岁的幼儿,应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以保证宝宝每日总摄入奶量达到400ml以上。此外,可选择鱼类和豆制品来辅助补钙。一般来说,只要宝宝能喝奶,就能摄入足够的钙。
然而,许多孩子仍然出现缺钙现象。这是因为人体主要依靠小肠从食物中吸收钙,而维生素D的缺乏导致摄入的钙不能被吸收。因此,专家建议,婴儿出生14天后就可以补充维生素D了,平均每天需要400-800单位维生素D。宝宝可以采用口服鱼肝油以及增加光照的方式,并且依据光照多少适当增减鱼肝油的量。缺钙对宝宝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有影响,父母应如何识别出宝宝缺钙的表现呢?
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来说,缺钙可以表现为出汗多、不易入睡、夜晚容易惊醒、白天烦躁不安。长期缺钙表现出出牙晚、学步晚、骨骼畸形等佝偻病症状。严重缺钙甚至会引发惊厥,危及宝宝生命。对于1岁以上的幼儿来说,缺钙的表现为厌食偏食、身材矮小、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当宝宝出现这些异常症状时,要及时带他们看医生,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最后,由于血钙过高可能导致钙盐沉积,对肾脏、心脏等多个脏器造成影响。因此,在补充钙和维生素D时,应遵从医生的建议,不可长期大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