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备孕,试管婴儿如何确保优生优育?

  每个女人都期待成为一个伟大的母亲,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从备孕期就开始规划,希望可以做到优生优育,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因此,备孕中的妈妈都希望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降临条件。那么,想要怀上一个与他人无异的小宝宝,除了饮食生活习惯需要注意,还要注意什么呢?

  一是避免患有同一种疾病的夫妻结婚生子。

  夫妻两个人患有同一种疾病,却巧合的走到了一起,有些人往往知道这是不健全的婚姻,可是还是舍不得对方,执意在一起。那么这样的夫妻想要孕育一个孩子,就要考虑到孩子以后的健康,因为两个人都有同样的病就容易使他们的后代遗传到这种病,使孩子从一出生就不健康,所以有这种情况的夫妻若想要对孩子负责就要避免生育。

  二是忌近亲结婚。

  不能近亲结婚这是一个常识,因为近亲结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有些父母是某一遗传疾病的携带者,这样使在两者结合的时候,孩子将父母隐性基因通过基因传递表达出来,成为显性基因,这就使孩子患先天性疾病。而且这种几率相当高,所以不要近亲结婚是对孩子最好的结果。

  三是忌带病结婚。

  婚前检查是在结婚前检查即将结婚的夫妻双方是否有人患病,特别是是否会影响以后的生育问题,这样是给以后夫妻双方的幸福和谐的生活一个保障。如果双方有一方带有疾病,那么婚后有可能会影响到夫妻的生活或者是会影响到对方的健康,如果执意要结婚,那么就要做好面对一切问题的心理准备,包括生孩子的问题。因为如果这病没治好就要孩子,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危害。

  四是忌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

  有的新婚小两口对婚后的生育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在不想要孩子的时候没有采取必要且有效的避孕措施或者用了错误的避孕措施,造成了意外怀孕。而此时如果选择流产,那么会对女方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流产手术,可能甚至就影响到了以后的生育问题。这样就容易导致夫妻之间不和谐,甚至天天吵架,会摧毁一个本该健康快乐的婚姻生活。

  五是忌高龄产子。

  女性的年龄越高,卵子的质量就越差,而且卵巢的功能也会逐渐退化,那么就会导致卵子的染色体异常,造成以后宝宝的不健康或者患先天性疾病。所以女性应该在最佳受孕年龄结婚生子。

  六是忌流产后立即受孕。

二胎政策实施多年,不少家庭怀揣着二胎梦想,纷纷加入备育大军。

许多夫妇疑惑:体质已不如当年,这一梦想该如何实现?

碰运气,还是打一场有准备之战?

“第一胎生了好好的,第二胎应该没什么问题?!焙芏嗄行耘笥讯蓟嵴饷慈衔?。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孕不育夫妇四处求诊?

据统计,目前我国不孕不育患者已超过4000万,占育龄人口(25-30岁)的12.5%,平均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孕不育,其中男性不育约占40%。

很多继发性因素正蚕食着男性的生育功能。尤其是40岁以上男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前列腺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而这些慢性疾病均是ED(勃起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也对精液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再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影响男性生育能力。

35周岁以下夫妇,实现二胎梦不是什么难题,而35至45周岁夫妇,需综合评估,量力而行。


为了实现优生优育,建议男性同胞们要提早配合,科学备育。

重视生育检查,有备而育

建议进行精液检查、内分泌检查检查、睾丸和精索静脉彩超以及筛查生殖道感染。

1.男性精液检查最直接反应生育功能,禁欲3-7天后,去专业生殖学科查精子数量、活力、畸形率、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DNA碎片率等。

2.内分泌检查也尤为重要,如睾酮水平,很多大龄男性性腺功能减退,会表现为睾酮偏低,生精功能会收到影响。

3.检查睾丸和精索静脉彩超,精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职业运动人员,该疾病严重影响精液质量,从而导致男性不育。

4.生殖道感染也有必要筛查,如影响生育的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等常见病原体,会导致精子活力偏低,影响精卵结合。

避开不良因素影响

目前已证实,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吸毒、熬夜、久坐、饮食不节等;环境污染,如农药、杀虫剂、塑化剂、重金属(铅、汞等)、电磁辐射;

从事特殊工种,如高热(厨师、电焊技师)、印染加工、有毒化工产品加工、放射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男性精子质量,从而导致不育。


1.对于诊断生育功能异常男性该如何用药呢?

在诊断生育功能异常后,患者应积极配合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中,针对畸形精子症、精液不液化、精索静脉曲张、少精症等男性不育疾病,常用抗氧化、激素治疗等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需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综合辨证医治。

2.谨慎选择辅助生殖技术

经验性药物治疗,疗程一般1~2个生精周期,即3~6个月,如疗效不佳,需要考虑辅助生育技术,即人工授精或试管婴儿。

建议患者们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如果没有达到目的,则考虑人工授精;如果人工授精不成功,再考虑试管婴儿。

不宜一开始就选择过高的技术,因为技术越高,人为干预越多,需耗费更多的精力、财力,而且离自然状态越远,潜在的遗传学风险就越高。

因此,患者们要谨慎选择。

3.服药期间是否可以备育?

孕前不仅妻子用药要注意,丈夫用药也需要特别注意。

有研究表明,许多药物会影响精子与卵子的质量,或者使胎儿致畸。

但是,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男性朋友,医师提醒,备育期间需要注意以下药物禁忌。

在二胎年龄段中的男性,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最常见慢性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前列腺增生症,肿瘤等,可能会涉及到以下几类药物:

降压药物:硝苯地平(钙拮抗剂)和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临床有报道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不良反应,钙拮抗剂还可能引起体外受精失败。

抑制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保列治,有导致性功能(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射精障碍)受影响不良反应,但对生育力影响未见报道。

肿瘤放化疗和抗风湿的药物:雷公藤多苷等,有较多报道显示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因此,治疗期间不适宜备育。

另外,如常用的降血糖药物(二甲双胍和磺脲类)、降血脂药物(立普妥)均未见报道显示生育功能影响。

第一代伟哥(西地那非)、第二代(他达拉非)未见生育力下降相关报道,反而在备育期间服用,有助于提高受孕率。

最后,医师建议男性朋友们,可以每2-3个月检测一次精子质量,尤其是活力和畸形率,如果出现质量偏低,建议暂停备育,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待质量好转时方可备育。

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优生优育的第一步。


生活习惯

1.烟、酒要节制,不酗酒,可饮少量含维生素较多的葡萄酒。

2.不泡热水澡,不蒸桑拿,远离高温环境,尤其是厨师、炼钢、焊接等从业人员。

3.不穿紧身衣裤,内裤以棉质、宽松透气为好。

4.远离有辐射、放射、油漆、汽油、高压线、变压器、污染等有害环境,尽量不在居住环境使用杀虫剂。

5.不频繁检查精液,如复查要禁欲3~7天。

6.适度运动,可以慢跑、竞走、游泳等,避免登山等高强度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7.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向上,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习惯

1.清淡饮食,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多食用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鳝鱼、海参、牡蛎、芝麻、花生仁;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水果,五谷杂粮,西红柿、葡萄、橙子、猕猴桃等;

多食用提高生育能力的水果,如石榴、桑葚等。

3.膳食平衡,均衡营养,七分素三分荤,多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蛋类、鱼虾和豆制品,含微量元素较多的贝壳类、坚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