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也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如果没有进行及早诊断和治疗,对健康的危害非常大。COPD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各种症状,如咳嗽、咳痰、气促等。以下是COPD早中晚期症状的表现:

COPD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尤其是在稍微活动时,呼吸急促的症状会加重。

COPD中晚期: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特别是气促,患者会因为气促症状而加重,即使不发烧,痰也会增加。气促增加是一个急性发作,需要及时治疗。因为每次急性发作都会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恶化。根据统计数据,如果每年有两次以上的急性发作,五年的病死率可以接近30%-40%。

COPD急性发作期是患者需要预防的重点。在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稳定期多无变化。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会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对于怀疑患有COPD的患者,应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急性加重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发作期的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痰培养有助于发现病原菌,为针对性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特别是通气功能检查对慢阻肺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超过3个月,应该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变情况后进行合理治疗。COPD有很多危害,如第一劳动力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氧疗或呼吸机使用、寿命缩短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有害气体、不吸烟、注意保养身体、积极进行运动等,以降低COPD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