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的黄疸现象,这种黄疸通常在4-5天达到高峰。约50%-60%的足月新生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容易发生生理黄疸。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每天都能吃能喝,全身状态良好,黄疸消退时间通常在2周左右。病理性黄疸则是一种非生理性黄疸,通常由于某种疾病而引起,如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等。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者在黄疸消退后又复现。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情况,大约有1%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这种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时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然而,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总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黄疸,它们的区别在于病理性黄疸出现得比较早,而且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复现。而母乳性黄疸则是一种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