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罗圈腿形成因及矫正方法
婴儿的腿型主要分为正常腿型、O型腿和X型腿三种,其中O型腿俗称罗圈腿。据统计,新生儿大部分都会出现这种腿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非常严重的畸形,那么需要及时纠正。O型、X型、直型是常见的婴儿腿型婴儿罗圈腿的形成原因。大部分宝宝出现罗圈腿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营养不良导致的。在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缺乏维生素会影响到钙质沉积到骨骼里,继而引发罗圈腿现象。此外,长期走路习惯、缺乏运动也可能导致罗圈腿。当宝宝走路姿势踢着走,身体就会往前倾斜,导致身体的大部分重要转移到腿上,导致腿日渐变粗变圆,也会形成罗圈腿。此外,内八字走路的宝宝,长期下去容易形成罗圈腿。根据研究表现,宝宝站立太早也有可能导致罗圈腿的形成。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过早的强行让宝宝学会站立或者走路,顺其自然可以预防这种现象的形成。除了前面几点,在临床上,遗传因素、佝偻病等也是形成罗圈腿的原因。这类情况需要到医院仔细检查后才能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矫正治疗,切忌不可强行扳正宝宝的双腿。
判断宝宝腿型的方法:现让孩子趴在床上,把它双脚并拢,观察膝关节的间隔,如果大于3cm,就可以初步判定为O型腿。家长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拍X光片做进一步的检查。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具体是指下肢自然伸直或者站立时,双膝不能靠拢,形成一个近似“O”型的字母。一般来说宝宝的腿型会在4-5岁时就会定型。所以需要家长及时诊断并做相应的处理。
针对婴儿罗圈腿的矫正方法:在传统上有很多矫正宝宝不良腿型的方法,比如在坐月子期间把孩子的双腿绑住,但这种方法不建议妈妈们尝试,主要是因为这样会导致婴儿的血液流通不顺畅,对宝宝造成二次伤害。以下有4点科学纠正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坚持母乳喂养,妈妈的乳汁中富含宝宝成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钙类等,不仅可以及时补充宝宝缺乏的营养成分,还有利孩子吸收。家长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添加一些钙剂来纠正。
2. 对于可以吃辅食的宝宝,则可以通过调整日常饮食结构来改善,比如多吃一些骨头汤、鲜鱼牛奶和豆制品等,都可以改善罗圈腿的情况。
3. 日常运动锻炼,比如压腿、踢腿、夹腿运动等,压腿是家长对宝宝进行直压腿和侧压腿,而踢腿则要看宝宝的腿型做调整,如果是O型腿则采取外踢法,X型腿采用小腿内踢法。
4. 医学矫正法,这种方法适合宝宝异常腿型比较严重的情况。建议家长挂医院的小儿外科,请医生做详细的检查,必要时可以采取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