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预报,寒潮、大雪和寒潮等恶劣天气将给疫情重灾区湖北带来严重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可能加快,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那么,寒潮天气是否使新冠病毒传播力更强?

上海市防治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专家组成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呼吸科主任张炜指出,寒潮天气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很大,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降低人体免疫力。春季是流感高发期,如果因感冒、发热前往医院就医,除了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之外,在是否是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上,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新的压力。

张炜还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在寒冷、干燥条件下可能更有活力,传播力也更强。当前正值疫情防控攻坚期,是节后返程集中期,张炜建议公众尽量不出门,做好防风防寒准备,预防感冒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张炜指出,病毒通过非特异性的布朗运动到达人体呼吸道的细胞表面,其表面的病毒结合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病毒进入细胞内后,脱去蛋白衣壳,暴露出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蛋白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及病毒结构蛋白后装配成成熟的病毒。

然而,病毒在两个基因区域中(编码刺突蛋白和辅助蛋白的基因区域)产生很多复制错误,这会促进病毒演化,最终导致病毒由一个物种传染给另一个物种的能力很强。

关于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张炜解释说,该病毒潜伏期较长,具备传染性的时间长。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病毒传播方式多样,主要包括呼吸道飞沫、眼睛、嘴或鼻的粘膜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尚未明确)等。

2003年SARS之后,公众开始重视具有较强传播力和致病力的新的冠状病毒。病毒通过非特异性的布朗运动到达人体呼吸道的细胞表面,其表面的病毒结合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不可逆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病毒进入细胞内后,脱去蛋白衣壳,暴露出病毒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利用宿主细胞的核酸、蛋白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及病毒结构蛋白后装配成成熟的病毒。最后,这些细胞内成熟的病毒被释放,且在释放过程中有些种类的病毒会破坏宿主细胞。释放的大量病毒再进入下一个易感宿主细胞,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寒潮天气如何做好防护?普通市民需要加强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感病毒。此外,市民仍需坚持居家隔离,少外出。

寒潮天气外出执行防疫活动时,需要注意出行安全,提防路面湿滑。此外,市民还需做好室内防护,定时、定点通风,避免寒风侵入人体。

在寒潮天气中,市民应尽量避免外出,执行防疫活动时,要注意出行安全,预防路面湿滑。尽管疫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防疫工作仍需坚持不懈,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