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宝宝驱虫要重点关注虫卵来源切断
秋天是给宝宝驱虫的最佳时期,爸爸妈妈们可别错过了。在此,我要提醒家长们,给宝宝驱虫一定要先到医院检查,并服用正确的药物。千万不要擅自为孩子服用驱虫药,这样会有很大的危险的哦。在秋天,判断宝宝是否有蛔虫病的方法就是到医院检查,这是最简便的方法。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异常现象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比如,孩子经常喊肚子疼,特别是肚脐附近部位疼,但经揉按后可缓解,或者夜间睡眠容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以及在孩子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的灰白色鳞屑都是可能感染了蛔虫病。此外,孩子皮肤没有明显原因地反复出现“风疙瘩”;有偏食表现,并爱吃泥土、纸张、布头等稀奇东西;还有,孩子吃得多且容易饿,爱吃零食,吃多少也总胖不起来,这都是感染蛔虫的症状。这时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
接下来,就来看看宝宝驱虫的原则吧。在秋天,宝宝驱虫的原则是先到医院化验大便,确认是否有虫,然后再决定是否服用驱虫药。儿童不宜常用驱虫药,盲目服用驱虫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应该慎用驱虫药。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
2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下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年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相当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大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秋天为宝宝驱虫,方法一定要科学正确哦。
上一篇:
CDK4基因位点检测,乳腺癌筛查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