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抵抗力:如何应对过度打针抗药性问题?
现在许多孩子的体质并不理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频繁使用抗生素。那么,如何避免滥用抗生素呢?让我来谈谈吧。输液从孩子时期开始?我国每年打吊瓶的数量是多少?去年是104亿吊瓶,按照人均计算,就是8瓶。然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5-3.3瓶,超出整整3倍多。药物滥用导致的问题就是抗生素成灾。现在,孩子稍微有些头疼脑热,就会在医院接受小病大养。刚有一点咳嗽,医生抽一管子血一检查,结果发现需要打吊瓶,七八瓶吊水打进去,再带走四五盒消炎药,至少需要花费四五百元。一次抗生素,孩子需要七天才能恢复。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拉定等消炎药。然而,这类药物都属于抗生素,并且比吊瓶应用更广泛。
在我们的父辈那个年代,他们有个头疼脑热,一碗鸡蛋汤就能解决。然而,我们从小区门诊到到医院都在打吊瓶,抗生素直接从静脉进入心脏,再由心脏运输到全身各个器官。虽然抗生素能快速抑制病毒,让孩子恢复得快,但毒素也会通过静脉直接进入血液,首先伤害的是孩子的肝、肾、脾胃,严重的还会影响脑部神经。
不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如果习惯于依靠输液的方法来治疗,会严重削弱孩子的免疫能力。我们都知道,经常锻炼的人身体更健康。腿骨折卧床静养的人好了之后,会发现骨折的腿明显比好腿更细,因为退化萎缩了。孩子的免疫力也需要锻炼。平时的一些小感冒、头疼脑热,只要孩子通过自身能力恢复的,都会增加自身的抗病能力。而总是输液,会让孩子的免疫系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以至于孩子的免疫力越来越低下。
此外,经常输液会使人体内产生很强的抗药性。一旦出现吃药打针不能控制的大病,输液也很难起到作用。有些家长已经注意到,以前孩子生病只需要打两瓶吊水,一天就能见效,现在一打就需要五六瓶,打七八天还不见好转。
远离抗生素,我们有更好的选择。药物越开越贵,时间越来越长,有些医生甚至会直接告诉家长,因为孩子的耐药性太强了,只能用更好、更有效的药物。实际上,这些药物就是含有更高、更厉害的抗生素。
孩子的一生还很长,现在一些小病就开始使用最好的药物,这让人担心万一以后有个什么大病,怎么办?对孩子起作用的药物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不敢想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抗生素滥用所致。
所以,当孩子生病后,能不打药就不要吃药,能吃药就不要打屁股针,能用打屁股针就不要输液,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给孩子输液。与其花费大量金钱治病,不如从一开始就调理好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少生病。平时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舌苔、面部、吃饭情况,粑粑颜色,就知道孩子现在面临什么情况,该怎么预防和调理。
防治大于治疗,这也是中医调理体质的理念。调理孩子体质的方法很简单,饮食上注意区分寒热,平时多在家给孩子推拿,必要的时候根据孩子的症状用体质贴给孩子调理脾胃,五脏六腑协调了,阴阳平衡了,孩子自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