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宝宝是否需要这个传统?
冬季来临,许多家庭开始为宝宝提前备好过冬的装备。这其中有一个常见的说法,那就是春捂秋冻。那么,春捂秋冻是什么呢?又需要注意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春捂秋冻是指春季和秋季的穿衣法则。在春季,虽然自然界气温上升,但室内气温却由于房屋的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导致室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晴日午后的晴朗时刻达到最大,通常有3-5℃甚至更高的温差。因此,在春季,如果将衣服脱去过多,宝宝就很容易因为气候变化而受凉。所以,在春季,人们应该有意识地捂住一点,逐渐减少衣服。
而在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同样由于房屋的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因此,在秋季,人们需要避免在进入室内时立即脱去过多的衣服,否则容易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传统的保健谚语。它的意思是建议人们在春季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季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
然而,春捂秋冻并不适用于所有宝宝。对于本身体质过敏的宝宝来说,春捂秋冻就不适合了。随着天气的冷暖变化,如果宝宝不注意添加衣服,就容易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宝宝来说,妈妈在这个季节应注意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及时添加衣服,避免接触过敏源等,给宝宝的健康设立一道“?;て琳稀薄?/p>
最后,春捂秋冻的原则也要把握好度。春捂秋冻并不排除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人们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让宝宝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宝宝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在为宝宝选择衣服时,成人常爱根据自己的感受来选择。然而,宝宝穿着的厚薄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在一定范围内少穿比多穿好。一般人们总是担心宝宝冻着,认为宝宝小,身体娇嫩,抗寒能力低,冻着爱生病。实际上,捂得越多,越容易让宝宝着凉生病。因此,在春捂秋冻的过程中,妈妈们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给宝宝增减衣服,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上一篇:
小儿阑尾炎术严并发症:生命威胁的警钟
下一篇:
徐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