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每个女性在怀孕前都应该做好全面的孕前准备,以确保未来宝宝的健康发育,在此,亲亲宝贝小编就总结出备孕期要注意的3个最佳,希望备孕期的夫妻能认真的参考。

糖尿病除了常见的1型和2型外,还有一种发生在孕期的特殊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1900万妇女患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为16.2%,且会影响1/7的新生儿,而随着全面二胎的放开,越来越多的高龄妇女加入妊娠的行列,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将进一步增加。妊娠糖尿病孕妇易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如果控制不当,将会提高孕妇产后及胎儿出生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在孕期筛查中才被检出高血糖,如果出现症状,最明显的是“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却减轻,有时还伴有呕吐。呕吐反应与妊娠反应不同,妊娠期糖尿病带来的呕吐多为剧吐,严重时甚至引起电解质紊乱。此外,妊娠期糖尿病的另一个常见表现是容易疲劳,这是由于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利用同时分解过快,体能无法得到充分补充。妊娠糖尿病若控制不当,将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如下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一、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期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发生率高达15%——30%,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产程延长且易发生产后出血。此外,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感染。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妈妈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管理,则其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同时妊娠期糖尿病妈妈还存在更高的先兆子痫和剖宫产的风险。

二、对胎儿的影响

如果准妈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而未治疗,胎儿会生长过快,一般会大于同胎龄儿从而引发胎儿生长受限风险,易发生流产和早产。如胎儿出生后,新生儿也会存在低血糖、黄疸、高血红细胞、低血钙等风险。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后代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较高。

一、妊娠糖尿病病因


目前有关妊娠糖尿病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疾病发生时最明显的特征为胰岛素耐受性上升。妊娠期间产生的激素和其他因素可能会与胰岛素受体相接,干扰胞内传讯,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由于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吸收体液中的葡萄糖,因此一旦胰岛素耐受性产生,细胞外的葡萄糖浓度就会上升,进而造成血糖升高。为了代偿此变化,身体必须制造更多的胰岛素,妊娠糖尿病妇女体内的胰岛素较相同孕期的妇女高出1.5至2.5倍。

研究表明,常见的导致妊娠糖尿病的因素有:

多囊卵巢综合征;

糖尿病家族史;

孕妇年龄——年龄增大会增加孕妇的风险因素(尤其是35岁以上的妇女);

超重,肥胖或重度肥胖;

遗传因素,至少有10个基因多态性确定与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相关。

二、妊娠糖尿病筛查

大约40%-60%的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不存在明显的风险因素,同时妊娠糖尿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并与孕期常见反应相似,因此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作为一项常规孕检项目,这就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产假时间一般在孕期24周——28周进行。诊断方式:

1、糖筛查试验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高龄孕妇、肥胖,以及亲属有糖尿病患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巨大胎儿生产史及难以解释的死胎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点筛查人群。目前此方法是常见的妊娠糖尿病检测手段。

糖筛查试验时间:孕期常规血糖筛查时间定为妊娠24-28周,如该次筛查正常但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存在,应在妊娠32-34周复查。对有症状者,应在孕早期即进行糖筛查。

糖筛查试验方法:随意口服50g葡萄糖,服糖后1h取静脉血测血糖,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应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空腹血糖

血清葡萄糖经氧化为组织提供能量,血糖过高时可转变为肝糖原和脂肪储存,需要时脂肪与蛋白质也可转变为葡萄糖。空腹血糖浓度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糖尿病合并妊娠时,孕期空腹血糖升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能正常。因此,常规空腹血糖检查常容易漏诊。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GTT是检查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一种方法。正常人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的血糖随后不久即可降至空腹水平,该现象称为耐量现象。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则血糖急剧升高,经久不能恢复至空腹水平;或血糖升高虽不明显,在短时间内不能降至原来的水平,称为耐量异常或糖耐量降低。

三、妊娠糖尿病分级

根据妊娠糖尿病检测结果,一般可分为以下两级:

A1级: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水平正常,通过饮食调节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A2级: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空腹和/或饭后的血糖水平异常,需要额外的胰岛素或药物治疗。

一旦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妊娠糖尿病,而是将孕妇体内血糖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减少母子的健康风险。科学证据表明,孕期的血糖控制能减轻严重的胎儿并发症,提高母亲的生活品质,生活方式和日常的饮食对于良好的检测结果非常重要,大多数孕妇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来管理她们的妊娠期糖尿病。

一、饮食控制


控制总能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均衡营养,合理控制贪睡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

少量多餐、强调睡前加餐,有利于控制血糖和预防夜间低血糖;

高纤维饮食,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或改善便秘;

饮食清单,低脂少油,少盐,禁止精制糖的摄入

合理控制孕妇、胎儿体重增长

饮食管理成功的标准就是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血糖值不正常,应及时就医。

二、规律适量的运动


妊娠期糖尿病妇女适当运动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水平趋于正常。运动量需要根据每位孕妇孕前的活动情况及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而定,一般包括步行、慢跑等有氧运动。如果运动期间血糖3.3mmol/L或血糖13.9mmol/L,或常出现低血糖症状,或不正常气促、头晕眼花,肌无力等则要停止运动疗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双胎妊娠、胎儿发育迟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1型糖尿病孕妇则不适用采用运动疗法。

三、药物治疗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饮食和运动未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或存在胎儿生长过度的并发症情况,就有必要采用胰岛素疗法,最常见的治疗方案是采用餐前胰岛素治疗来减弱饭后的血糖高峰值,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注射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水平。这涉及到比较专业的治疗方案,一般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通常在婴儿出生时妊娠糖尿病即可自行解决,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未来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一般会增加,尤其那些需要通过胰岛素治疗来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未来五年内有50%的概率发展成为糖尿病,且在前五年出现的风险最高,此后将进入稳定期。一项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其中近半数人在6年后发展为糖尿病,且在28年后患有糖尿病的人已经超过70%,同时DOHaD理论也强调了成人期的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发生与其生命早期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研究表明,孕期血糖是否得到良好控制与其后代孕期并发症也密切相关?;加腥焉锲谔悄虿「九暮蟠谕诤统扇似诰哂蟹逝址缦?,且他们今后患有葡萄糖耐性不良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所以了解妊娠糖尿病并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不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也很大程度降低了母子后期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最佳的受孕季节

如果选择3~4月份怀孕,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此时气候温和适宜,风疹病毒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较少流行。准妈妈的饮食起居易于调适,这样使胎儿在最初阶段有一个安定的发育环境,能够防治畸形胎的产生。

另外,日照充足是春季怀孕的又一个好处,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能提供良好日照条件。准妈妈皮肤里的7-脱氢胆固醇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变成维 生素D,促进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胎儿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另外,太阳光照射到皮肤上,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杀菌消毒,对准妈妈的身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而9~10月份怀孕,秋高气爽,气候温暖舒适,睡眠食欲不受影响,而且秋季水果多,对准妈妈营养补充和胎儿大脑发育十分有利。预产期又是春末夏初,气候温和,有利于产后新妈妈的身体康复和促进乳汁的分泌。春夏之交婴儿可有良好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新生宝宝生长发育和骨骼钙化,这样宝宝就不易患佝偻 病。进入冬季,婴儿逐渐长大,可避开肠道传染病流行高峰。

最佳的受孕时间——排卵期

排卵期当天及前5天是受孕最佳时间,此时性交受孕几率比较高,当然了,受孕率最高的还是排卵当天。需要注意的是,性交次数过疏或过频都不利于受 孕,性交间隔过短,精液稀薄精子量少,不利于受孕,通常要在排卵期性交前节欲3~5天,以保证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精子受精。性交时间应尽量在最接近排卵日 的时间。排卵之前过早性交,精子在生殖道里停留时间过长或者排卵后过迟性交,使卵子等待时间过久。这两种情况都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不利于优生。

一天之中的最佳受孕时间

科学家根据生物钟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功能状态在一天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一天当中,何时受孕最为合适呢?

早7~时,人的身体功能状态呈上升趋势;下午1~2时,是白天里人体功能的最低时刻;下午5时再度上升,晚11时后又急剧下降,普遍认为晚9~10时同房受孕是最佳时刻。除此之外,同房后女方长时间平躺睡眠有利于精子游动,可以增加精卵亲密接触的机会。

以上就是备孕中的三个“最佳”的介绍,为了保证优生优育,我们在准备怀孕的时候,要了解一些相应的常识,这样才能有利于保证我们更好的受孕。当然,这些时间并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会有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