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大的琳琳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公主,她是全家人的开心果。然而,令家人担心的是,琳琳在出生约半个月的时间,突然化身“金菩萨”,全身皮肤发黄且一直不退。他们带琳琳去当地小医院就诊,医生最初怀疑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给予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未见效果。于是,他们又去了另一家大医院求治。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琳琳是患了“胆道闭锁”的疾病,且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家人虽然心存疑惑,但还是积极配合医生的诊疗建议。手术后,琳琳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身上披的“金装”终于慢慢退去,看着慢慢变回原本白白的小脸,全家人脸上的愁云也跟着渐渐消退。那么,胆道闭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病呢?

【病例解析】 胆道闭锁是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目前对胆道闭锁的确切病因尚未定论,一些专家认为,其发病过程存在多种因素,如病毒感染、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等,最终形成闭塞性胆道系统疾病。

胆道闭锁并不罕见。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具有地区差异,以东南亚最为常见。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多数将会在2岁以前死亡?;加姓饫嗉膊〉谋ΡνǔT诔錾?~2周没有什么异常,大便颜色正?;蚵晕⒈涞诔錾?~3周黄疸逐渐明显。也有一些胆道闭锁的宝宝是一出生即可见到黄疸的,但按照生理性黄疸处理后,黄疸非但不退,反而进一步加重,大便多由黄色变成淡黄色甚至白陶土颜色,小便颜色呈浓茶样。到了晚期,黄疸加重,全身皮肤、巩膜呈金黄色,肝脏肿大、腹部变大。

【治疗】 目前对胆道闭锁的患儿最常规且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是日本医生Kasai采用的肝门空肠吻合术。但晚期的胆道闭锁患儿及Kasai手术失败的患儿则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早期诊断有效改善手术预后,延长自体肝的生存率。有资料显示:60天以后进行手术,每推迟10天,成功率就降低1/4,90天以后不宜行Kasai手术,120天后几乎无长期存活的病例。因此,手术日龄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可干预性因素之一。

由于胆道闭锁与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极为相似,常常被误以为是“新生儿肝炎综合征”。如果处理一段时间后黄疸仍不退,则要行相关检查尽早诊断,胆道闭锁一经确诊,则应该尽早手术,以免影响宝宝预后。

【提醒】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60%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5~7天可以消退,但一般不超过2周;而早产儿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7~9天可以消退,最长可延长到3~4周。对于这类生理性的黄疸,可以不给于特殊处理,带宝宝多到户外晒太阳。如果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则应尽快送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便尽早诊断黄疸的原因及进行相关的治疗,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重在预防?;起闶窃绮λ鹕说闹匾颍虼?,父母们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黄疸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