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教授 罗向阳

许多孩子都喜欢用手,家长们对此习惯十分痛恨,希望能立即纠正。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如涂抹黄连水等苦味剂,甚至打骂孩子,这些干预措施未必能有效。难道真的像有些人所说,吃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戒除,顺其自然就好?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神经内分泌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指出,1岁前的婴儿吃手是正常生理现象,但不少孩子过了1岁仍有此习惯,应该寻找原因。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缺铁、缺锌等,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潜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2岁以上的孩子,他们可能因为精神压力大而产生吃手癖好。

专家表示,婴儿通过吃手来探索世界,这是正常的。三四个月的婴儿开始吃手指,说明他们的智力发育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会努力将手指放入嘴巴,这是巨大的进步。吃手指也对婴儿的心理发育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稳定他们自身的情绪,保持他们学习的好奇心。婴儿期的孩子通过口腔来探索世界。

然而,如果父母在孩子三个月内开始阻止孩子吃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产生严重影响,长大后容易变得自信心不足、多疑和胆小。因此,不能用粗暴手段纠正吃手习惯,而应该首先进行微量元素测试,若缺乏则及时补充。如果身体健康,就要考虑是压力大造成的心理问题,从多陪伴、关爱、满足孩子各种需要等方面进行纠正。

不能忽视的是,孩子吃手常是孩子排遣压力、对抗孤独的一种方式。家长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只会关注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专家指出,孩子吃手可以反映几种心理:当父母或看护人很少和孩子肌肤相亲,很少陪孩子说话、做游戏,孩子饥饿、患病时不能得到及时的抚慰,吃手是宝宝的一种自慰方法;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看护人经常更换,或家长经常训斥打骂宝宝,家庭关系紧张等等,在较大心理压力下,孩子会通过吃手来排遣内心的压力;如果孩子常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接触不到同龄的伙伴和新鲜事物,不免会感到寂寞,孤独和乏味,孩子会用吃手来排遣孤单和寂寞。

当孩子紧张焦虑时、饥饿时、无聊时或模仿其他孩子偶尔吃手时,父母见了就严厉训斥,反而会进一步强化孩子吃手。因此,不能用严厉的手段纠正吃手习惯,而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习惯。首先,要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测试,若缺乏则及时补充。如果身体健康,就要考虑是压力大造成的心理问题,可从多陪伴、关爱、满足孩子各种需要等方面进行纠正。

不能忽视的是,孩子吃手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要帮助孩子改掉吃手习惯,首先应带孩子做微量元素测试,若缺乏则及时补充。如果身体健康,就要考虑是压力大造成的心理问题,可从多陪伴、关爱、满足孩子各种需要等方面进行纠正。

如果孩子满2岁了还吃手,家长就应当带着宝宝一起咨询医生,和医生一起分析宝宝吸吮手指的原因,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纠正。轻的可指导爸爸妈妈满足宝宝情感需要等措施,重者采用行为矫治方法。在矫治过程中,妈妈爸爸的态度要和蔼,语言动作要轻柔,千万不要采用打骂、讥笑、恐吓等方法,最好跟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听从劝告,把手放下不吃了,要及时表扬他。同时,家长要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在提出孩子不能干什么的时候,一定要提出应该干什么。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