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中大研究团队的努力下,他们发现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妇在康复后会将抗体传递给胎儿。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为探讨新冠病毒抗体母婴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研究团队与香港8家公立医院合作,收集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妇个案,并分析其中20位在1月31日或之前已经分娩的孕妇的数据。结果表明,已产生抗体的孕妇中,有12人诞下的婴儿证实获得了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为新冠病毒抗体母婴传播奠定了基础。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胎儿脐带血中的IgG抗体水平与孕妇分娩时体内的血清水平密切相关。这意味着,当孕妇感染新冠病毒的时间与分娩日子相距越久,胎儿脐带血中发现的IgG抗体水平越低。而当母亲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毒量越高时,经胎盘传递至胎儿的IgG抗体越少。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授潘昭颐表示,研究结果为新冠疫苗诱导母婴抗体传递的讨论注入了新的观点。为提高疫苗接种率,医学界迫切需要收集更多孕妇接种新冠疫苗的临床数据,了解其功效及安全性,并探讨不同的疫苗技术和接种时间如何为孕妇及其胎儿带来最大益处。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新加坡,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产妇分娩后,新生儿体内就测出了新冠抗体。这也并非全球报告的首例新冠抗体新生儿,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此前均报告了感染者分娩携带抗体新生儿的案例。

然而,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至今不足一年,人类对其认知还不够全面,因此无法过早地对其进行定论。总之,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新冠病毒抗体母婴传播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