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应该成“垃圾箱”,请爱护他们并给予适当的关爱。
垃圾食品是指空热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含有高热量,但其他营养素相对较少。孩子们在电视零食广告的诱惑下,很容易被这些高糖、色素、香料的甜食所吸引,如巧克力、糖果、蒸汽、可乐等。过多食用这类零食会导致血糖值快速上升,影响食欲和正餐摄入,长期下来,喜欢吃零食的孩子容易变瘦、脸色苍白、胃肠不适,对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同时,这类零食也会导致孩子发胖。
在1岁到3岁的婴儿阶段,他们的胃肠功能已经健全,可吃的食物种类也非常广泛。父母在这个阶段要训练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对他们日后的智力、体能发展有很大影响。相反,如果孩子不幸偏食,父母要及时纠正。
那么,幼儿的饮食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首先,在0-1岁的婴儿时期,他们的基本营养主要依赖母乳和婴儿配方奶粉。此外,从4个月到6个月,父母可以开始添加五谷根茎类(如米粉、麦粉、稀饭等)以及果汁蔬菜汁等。7-9个月时,可以开始添加肉类(如蛋黄、猪肉泥、肝泥、鱼肉泥等),其份量随着月数而增加。到1岁时,孩子可以吃到每日一碗稀饭、一两肉、1/4碗青菜,以及一份水果。奶量也随着副食品的添加而减少,保持每日480-500毫升即可。
添加副食品的目的是为了补充铁质、让宝宝尝试其他种类的食物以备日后接受固体食物、满足营养需求。亲爱的爸爸妈妈,请不要因为工作忙或制备不便而忽视这个重要任务。因此,在1岁之前,孩子对外界的敌意很小,不会拒绝各种各样的食物。在这个时期,可以尝试各种食物,今后不会偏食。到零岁的婴幼儿,父母很少给予垃圾食品。但在1-3岁时,由于幼儿的活动力增加,所需的营养相对增加。在吃饭不能长时间坐着的情况下,父母除了3餐以外,还要增加1-3次点心。
点心的安排以不影响正餐为原则,内容必须是营养卫生的食物。最好由父母自己制备,切勿贪图方便而采用市面上一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饼干、汽水等零食。零食与点心是不同的。市售的零食如巧克力、洋芋片、波乐多、蚕豆酥、虾片等,其糖分、油脂及盐分含量过高,并不是很好的点心来源。然而,完全不给零食吃也不见得适当。对于上托儿所、幼稚园的小朋友,看到别人吃当然会想尝试。因此,对于零食的给予,父母必须制定一天吃一片口香糖、饭前不要喝可乐、汽水等限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