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近年来自闭症儿童发病率上升,我国12岁以下的就有200多万左右。自闭症患儿常常面临无法治愈的孤独和痛苦。那么,自闭症患儿能否治愈呢?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自闭症患儿的相关问题。

自闭症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性、重复性行为等。根据五彩鹿自闭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3》数据,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援引美国最新统计,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报告称,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约有超过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

尽管自闭症患儿在经过一定程度的行为训练后,能够控制和矫正这些症状,但这种方法的效果有限,而且不能“治愈”。精神障碍的患者在经过一定治疗后,可能希望他们能够回到社区,这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然而,自闭症患儿的问题较为特殊,儿童患者较多,他们主要的问题就是不愿意和人交流,将这些患儿放到普通学校中,实际上可能无法帮助他们摆脱自闭,甚至有可能因受到歧视,变得更加自闭。

自闭症的成因至今仍未知,很多学者认为自闭症可能是天生的,可能是基因问题。但究竟是不是基因问题,如果是,又是哪个基因出了问题,目前还没有查到。自闭症患儿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能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这类孩子只占自闭症人群的4%;第二种,能生活自理,占36%;第三种:终身需要人陪伴,占60%。很多孩子,生下来以后才知道是自闭症,或者一两岁才发现,还有的发现更晚,刚生下来的孩子本来就不会交流,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更麻烦的是,因为不知道病因,预防也就非常困难,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预防办法。自闭症患者被称为“星星的孩子”,这是一个很美的词,但实际上,对于真正的自闭症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来说,远没有那么美丽,他们面对的,是深沉而漫长的苦痛。

因此,应该给予自闭症患儿更多的关爱。对自闭症患者的关爱,目前看来,也是有限的。一些社会关爱,如培训中心,以及其他方面的关注,但都不多。因此,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爱。

在制度层面,社保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在社会层面,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群体,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自闭症的表现。例如,自闭症儿童往往在与人沟通、游戏或互动当中出现至少一个方面的困难,而最常见的是沟通障碍。到相应年龄时,孩子不会表示出人、物之间的需求联系,常常自言自语及出现一些无意义的语言。这类孩子在早期即可能出现肢体语言表达落后,他们一般都不会用食指指物,也不会点头或者摇头表示需要。不当行为:这类孩子常表现出不会玩、行为刻板。一般只玩自己感兴趣的玩具,玩玩具的方式较单一,如:喜欢旋转的物体,执着喜好特定的物品,来回上下楼梯出门一定是走自己常走的一条路,不能打破常规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闭症患儿如果早期发现,并尽早干预,能让他们症状得到改善,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中。因此,建议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特征性行为及时就医,医生会用专业的工具对孩子进行筛查及确诊,并给予早期治疗干预。

总之,自闭症患儿是深受社会关注和爱的群体,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