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消退,不必刻意停止母乳。如果没有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就不用太过担心。但当黄疸值异常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那么,什么情况下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呢?

母乳性黄疸是否需要停止母乳喂养?

首先,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宝宝生后7天左右出现,持续时间有的3周,有的三四个月。大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孩子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但如果孩子手脚都黄的情况下,就需要就医,听医嘱治疗。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呢?当血清胆红素14mg/dl(240umol/L)的时候,可以暂停母乳3天?;起阆酥罂梢约绦溉槲寡5ê焖叵陆怠?0%的时候,如果还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会加重,即使是出现了也不会达到原有的程度。

暂停母乳的时候,宝妈们可以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存储,要保持乳汁充分地分泌?;起慵跚岷罂梢约绦溉槲寡?。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当血清胆红素17mg/dl(291umol/L)才考虑要光疗。

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患儿多为足月儿,以纯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为主。多于生后母乳喂养6~9天出现,可紧接生理性黄疸发生,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起阋郧?、中度多见,重度较少见。血清游离胆红素220.6μmol/L(12.9mg/dl),或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限仍有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2μmol/L(2mg/dl)。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临床症状,精神食欲正常,生长发育良好。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恢复母乳喂养后黄疸再次加重(但一般不会超过停用母乳之前的水平)。

综上所述,母乳性黄疸一般情况下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要刻意停止母乳。当黄疸值异常时,要及时就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停止母乳喂养呢?一般情况下,母乳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当黄疸值异常时,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