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长个和身材矮小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发现孩子患有矮小症时,应积极采取治疗,避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那么,如何知道孩子患有矮小症?怎么区分晚长个和矮???下面八宝网小编来详细说明。

怎么知道孩子患有矮小症?目前,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所有矮小人口中,3—15岁需治疗的患儿约有700万。然而,能受到正规合理治疗的孩子很少,总体知晓率、治疗率严重偏低。若在骨骺闭合前能得到正规的治疗,有望恢复理想的身高。若错过治疗时机,想再长高几乎就不可能了。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低于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对家长而言,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且每年长高缓慢,则应考虑是否存在矮小症的可能性。

1. 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30厘米左右。

2. 性早熟患儿通常个子偏矮。

3. 家族性矮身材。

4. 其他疾病,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某些代谢性疾?。ㄈ缦忍煨匀砉欠⒂蝗?、肾小管酸中毒等)和某些慢性疾病及营养不良等。

如何区分晚长个和矮?。空E⒃?岁半、男孩在12岁半左右开始出现性发育,同时出现“猛长”(生长速度加速),每年可达到8-12cm。而晚长的女孩一般在14-16岁,男孩在16-18岁才出现“猛长”现象。日常所说的晚长,就是青春期开始的时间比正常的儿童晚,医学上称为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矮小症和晚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晚长只是矮小的一种。家族成员中多有晚长病史,成年后身高一般为正常。医学上将身高较同地区、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身材正常儿童的身高平均值低两个标准差,或者身高小于第3个百分位,视为身材矮小。

引起矮小症的原因很多,其中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占到1/4左右。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峰值不在正常范围。此外,遗传因素、骨发育障碍、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迟缓、特纳综合征、性早熟、营养不良、慢性心脏或消化道疾病、社会心理障碍等也会导致儿童矮小的发生。

孩子患矮小症的危害:

1. 产生抑郁障碍:矮小儿童由于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交流,导致内心承受的压力无法宣泄、意愿无法表达,最后产生自闭,进而发展为抑郁。抑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在青春期或成年焦虑发作或躁狂发作。

2. 导致内向及情绪不稳定:因为身材矮小,90%以上的患儿有较为强烈的自卑心理,缺乏自尊,其情绪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个子矮是很多孩子的心结,家长和朋友一提到身高的问题,立刻会触动孩子的敏感神经,让孩子身心受到重创!

3. 导致智力发育落后:矮小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危害,如果该矮小患者是因为体内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那么,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故3岁前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导致不可逆的智力发育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