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涉毒案真相大白,进口奶粉抢购热潮再度掀起
在去年11月份,新西兰恒天然乳制品公司收到了一封匿名威胁信,信中附有含有杀虫剂“1080”的配方奶粉,要求公司今年3月底前下令停止使用这一杀虫剂,否则将对配方奶粉产品投毒。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新西兰的乳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新西兰警方最近消息表明,当时威胁恒天然称,要将杀虫剂1080投至奶粉内的嫌疑人已经被捕,该嫌疑人是奥克兰商人。尽管该嫌疑人未得逞,但恒天然仍然面临食品恐慌。
新西兰警方为了侦破此案进行了为期11个月的调查,从去年11月开始加强了供应链生产商的安全措施,对数万批次的奶粉进行了检测。幸运的是,该犯罪嫌疑人仅停留在恐吓阶段,并未对奶粉投毒,影响奶粉食品安全。此事件发生在去年11月,当时新西兰农场主联盟和新西兰当地最大乳制品生产商恒天然接到了匿名包裹,包裹信息要求政府停止使用杀虫剂1080,以此来保护当地原生动植物,并威胁称,如果新西兰政府继续使用杀虫剂1080,该威胁人会将1080投到奶粉当中。事发后,不仅仅是新西兰乳粉企业,中国乳粉市场也为此一震。
新西兰作为我国进口乳品的主要来源地,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通报称,中方已要求新西兰尽快侦破此案件。此外,对于新西兰输华乳粉,国家质检总局也要求每一批次产品必须附有证明以及进口商提供的不含杀虫剂1080的检测报告,并且要求经销商在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前进行逐罐检查,确保包装完好。
实际上,此次食品恐慌事件的缘起与恒天然无关。然而,作为新西兰当地最大的乳制品企业,恒天然未能逃过遭殃的命运。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进口检查要求升级的背景下,恒天然进口成本上升,逐罐检查放慢了产品进关速度。昨日,恒天然方面也表达了对案件告破的欣喜。实际上,自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以来,恒天然一直处于修复期。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达能等企业结束了与恒天然之间的合作,原奶价格下跌及乳制品需求量骤减,恒天然业绩承压。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奶粉投毒案的告破多少会为恒天然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