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瘤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其症状和治疗需求因个体差异而异。根据血管瘤的严重程度,新生儿血管瘤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鲜红斑痣:患有血管瘤的新生儿可能出现暗红色或青红色斑片,这些斑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它们边缘不整齐,不高出皮面,压之易褪色。头颈部多见,常在出生时出现,可随人体长大而增大。发生于枕部及额部或鼻梁部的患者可能自行消退。

2. 草莓状痣:新生儿的头颈部可能出现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这些肿瘤压之不褪色。好发于头颈部,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数月内增大,生长迅速。大多在1岁以内长至最大限度,以后可自行退化,数年内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 皮肤肿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组织的肿块,按压可缩小。

4. 海绵状血管瘤:见广泛扩张的壁薄、大而不规则的血管腔,类似静脉窦。内皮细胞较少增生,其外膜增厚,形成纤维性厚壁。

新生儿血管瘤的病因尚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它与血管内皮干细胞有关。多见于头、颈部皮肤,但粘膜、肝脏、脑和肌肉等处,以枕部的鲜红斑痣最常见。出生时或出生后三个月至六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2-8个月时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父母的担忧。父母在陪伴、观察和与医生密切配合的过程中,有时可能无需治疗即可痊愈。然而,具有危险性的婴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