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冲泡四大常见误区,请自查是否中招!
奶粉冲泡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实际上却是一门学问。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冲泡奶粉确实需要认真学习,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误区。那么,冲泡奶粉到底有哪些误区呢?
首先,关于水质,许多人认为用纯净水和矿泉水冲泡奶粉是最佳选择,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因为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反而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而矿泉水则恰恰相反,无论成人或幼儿,长期饮用都可能造成体内某种元素吸收过多。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煮沸后的自来水,煮沸5分钟即可除去氯。
其次,关于冲泡顺序,许多人喜欢先加奶粉后加水,但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一是容易导致加水比例不对,先放了奶粉后加水时水的比例会偏少,奶粉浓度就高了;二来先放了奶粉后热水倒进去奶粉容易结团,不容易完全搅拌开。
再者,关于水温,许多人认为水温越高越好,但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因为水温高的水在冲调奶粉时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从而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另外,一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也会被破坏,特别是有些奶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这样,奶粉便失去了本来的营养成分了。
最后,关于消毒,许多人认为洗完奶瓶不消毒也无妨,但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因为即使洗的再干净也容易出现奶渍残留,会滋生细菌。所以,父母每次给宝宝喂完奶都应该用开水煮沸奶瓶或者准备个奶瓶消毒锅给奶瓶好好消毒,消毒后自然晾干就可以了,不要使用布、纸巾擦拭,以免二次污染。
总的来说,冲泡奶粉的正确方法包括:水温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奶粉与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注意冲调次序。具体来说,就是将配方奶粉加入到温水中,奶粉1平勺,加水30mL。一般装奶粉的罐子上都有说明,使用前要详细阅读。奶粉过浓或是过稀对宝宝都不好。另外,在冲泡奶粉时,一定要避免先加奶粉后加水,这样容易导致奶粉结团。同时,也要注意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最后,洗完奶瓶一定要消毒,以免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