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上海老伯将唯一房产过户给孙子后,被赶出家门:想卖房买别墅
近日,上海一八旬老人将名下唯一房产过户给孙子后,竟被赶出家门,无处可去,只能暂时住在招待所。事件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金老伯今年86岁,他在上海高校工作了一辈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分配了一套位于浦东新区的房子给他,之后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这里。
几年前,金老伯因脑梗入院动了手术,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儿子儿媳以办理过户手续以免日后麻烦为由,劝说老人将名下房产提早过户给孙子。尽管金老伯的妻子提醒有风险,但金老伯还是背着老伴签了字。之后儿子一家将房屋出租,并在别处为老人租了一楼的房子居住。
然而,事情在去年发生了变化。儿子提出要卖掉房子买别墅,老两口恳求无果后,儿子直接断了租客租金来源。后来孙子以房产证遗失为由补办了新证,当老两口搬回去时发现门锁被换,被儿子儿媳关在门外。现在,金老伯夫妻只能暂时住在招待所。
无奈之下,金老伯只好向“新民帮侬忙”求助。律师表示,金老伯将房产过户给孙子属于赠予行为,在赠与完成后,老人就失去了对房产的所有权。但如果孙子及其家人在接受赠与后违反赠与合同的约定,将老人赶出家门,就构成了违约行为,老人可以要求其返还房产。
这是一起令人心酸的家庭纠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老人将自己的房产过户给孙子后,却被赶出家门,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老人的教育问题还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从法律角度来看,老人将房产过户给孙子,孙子获得了房屋的所有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赶走老人,因为居住权是房屋所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对房屋实际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即使所有权发生转移,居住权也不会因此而消灭。因此,老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道德角度来看,孙子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家庭伦理和亲情,他应该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而不是将他们赶出家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加强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家庭中,尊重和关爱老人是基本的道德底线。
对于类似事件,我们也应该重视家庭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人们明白尊重和关爱老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只有家庭和睦、尊老爱幼,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对于金老伯的遭遇,我们深感同情。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介入,依法依规处理此事,还老人一个公道,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让我们共同呼吁,关爱老人,从我做起,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过上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
上一篇:
伊利奶粉事件2010:安全疑虑仍存
下一篇:
宝宝身体协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