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青少年肺部恶性实体瘤CT表现与成人不同

美国孟菲斯儿童医院McCarville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依靠CT结果鉴别青少年肺部结节良、恶性的方法与成人不同,肿物大小并非主要判断依据,边缘清晰的肿物更可能为恶性。

研究者对41例恶性实体瘤患者(年龄中位数14.8岁)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在胸部CT检查后3周内接受了肺部结节活检(共采集81块活检组织)。3名影像学家独立分析了这些患者胸部CT结果及此前所有能被获得的影像学资料,并将分类结果与肿物的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对。 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41例参试患者中,24例患者(58%)至少有一块活检组织被证实为恶性,4例患者(10%)同时有良性和恶性肿物,17例患者(42%)仅有良性肿物。3名影像学家对肿物性质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65%、57%和67%,总体诊断符合率较低(κ≤0.43,P≤0.03)。与成年人CT检查结果相反,青少年胸部CT显示边界清晰的肿物更可能是恶性的(P=0.03),而肿物的大小与恶性与否无关(P≥0.32),但与大结节相比,≤0.5 cm的结节更可能为恶性。

研究提示:青少年肺部结节为良性肿物的比率及CT检查结果与肿物性质的不符合率提示,需寻找更好的检查方法判断21岁以下恶性实体瘤患者肺部肿物的良恶性,从而尽可能让患者避免接受不必要的开胸手术。研究者计划继续评估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CT评估儿科患者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因为这可更精确地评估肺部结节的代谢活性。

癌症是很严重的肿瘤,癌症的病人做基因检测非常有必要,因为基因检测是指导、选择靶向药物使用的依据,只有通过基因检测才知道使用哪个靶向药物治疗效果最好。

病人通过基因检测,有基因突变的病人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才会有明显的疗效,如果没有基因突变的病人不适合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药物治疗等等,靶向药物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产品概述

评估ALK,RET,ROS1,NTRK1,NTRK2,NTRK3,EGFR,BRAF,KRAS,NRAS,HER2,PIK3CA,TP53,MET 14个相关基因突变情况,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用药。

产品特点

1.精确指导肺癌个体化用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2.实时动态监控疗效、耐药及复发情况;

适用人群

1.初次就诊,希望得到最优用药方案的肺癌患者;2.无法手术或不耐受穿刺的肺癌患者;3.用药方案疗效不佳期望更好用药方案的肺癌患者;4.治疗过程中发生复发、耐药或转移,需重新制定用药方案的肺癌患者;

检测基因

ALK RET ROS1 NTRK1 NTRK2 NTRK3 EGFR BRAF KRAS NRAS HER2 PIK3CA TP53 MET 

产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