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如小房间隔缺损,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复查。

先天性心脏病如何检查出来

您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医生的面诊,患者的症状体征等综合评定的。先天性心脏病辅助检查手段心脏彩超。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第一种就是心脏听诊,通过心脏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初步可以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第二种方法是心脏三维拍片,通过观察肺血的增多、减少和心脏外形的改变,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辅助诊断。第三种方法是心脏彩超,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基本上可以对先心病作出明确诊断。第四种方法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先心病,需要通过胸部多排CT或者心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如何发现先天性心脏病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生殖缺陷疾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人口的0.8%,其中60%在1岁前死亡。在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早孕2-3个月内),由于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成,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心脏(在胎儿中是正常的)而导致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部分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机会外,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紫绀、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有很多种分类方法。简单来说,先天性心脏病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分为三组。1.无分流型是指心脏左右侧之间或动静脉之间没有异常通路和分流。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单纯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2.左向右分流型(潜伏性紫绀型)这种类型在心脏的左右血液循环路径之间有异常通道。由于早期心脏左体循环压力大于右肺循环压力,血流通常从左向右分流,不会出现紫绀。当哭闹、憋气或任何病理状态导致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升高,超过左心压力时,血液可从右向左分流,导致暂时性发绀。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或肺动脉等。3.右向左分流型(蓝紫色型)该组包括的畸形也构成左、右心血管室的异常通讯。右心血管腔的静脉血通过异常沟通流入左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可能出现持续性紫绀。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久性动脉干等。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因素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产生先天性畸形: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孕前三个月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由其所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2)其他:如羊膜病变、胎儿压迫、孕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钙血症、孕早期应用放射及细胞毒药物、母亲年龄原因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2.遗传因素: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的家族化趋势,可能是父母的生殖细胞和染色体畸变所致。遗传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3.其他: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为常见,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出生地的海拔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能找到病因的很少,但加强对孕妇的保健,尤其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疾病,避免一切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有积极意义。症状1。心力衰竭:新生儿心力衰竭被认为是一种急症,大多数是由于儿童严重的心脏缺陷。其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级嫔园?,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率可达每分钟160 -190次,血压常偏低。你可以听到奔马的声音。肝脏大,但周围水肿少见。2.发绀:由右向左分流,导致动静脉血混合所致。它3.下蹲: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尤其是法洛四联症患儿,活动后常出现下蹲的迹象,可增加全身血管阻力,从而减少间隔缺损引起的右向左分流,同时增加静脉血液回流至右心,从而改善肺血流。4、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几乎都伴有杵状指(趾)和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的机制尚不清楚,但红细胞增多症是动脉低氧血症的生理反应。5.肺动脉高压:当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紫绀时,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紫绀、红细胞增多症、杵状指(趾)和右心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扩张、肝肿大和周围组织水肿。此时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唯一等待的就是心肺移植。大多数患者在40岁之前死亡。6.发育不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通常发育异常,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7.其他:胸痛、晕厥和猝死。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可以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一些特殊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怀疑有上述症状的儿童,可咨询儿科医生或心脏病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1.病史(1)母亲的妊娠史:孕前3个月是否有病毒感染、辐射暴露、用药史、糖尿病史、营养障碍、环境和遗传因素等。(2)常见症状:气短、发绀。特别注意发绀出现的年龄和时间,是否与哭闹和运动有关,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心率加快(最高可达180次/分钟),呼吸急促(50次/分钟-100次/分钟),烦躁不安,护理期间因呼吸困难和哮喘样发作而暂停。反复或长时间上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低泣,呻吟,声音嘶哑等。也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3)发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出现营养不良、身材消瘦、体重无增长、发育迟缓等。并可能有蹲伏现象。2.查体如果发现心脏有典型的器质性杂音,心音低而钝,心脏增大,心律失常,肝脏大,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先天性心脏病。3.特殊检查(1)X线检查:可增加或减少肺纹理,扩大心脏。然而,正常的肺纹理和正常的心脏大小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2)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定量测量心脏各腔室和血管的大小,从而诊断心脏的解剖异常及其严重程度。(3)心电图检查:可反映心脏的位置,心房、心室是否有肥厚,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4)心导管插入术:是进一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和术前决定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和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5)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造影。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心导管在机械的高压下,迅速地注入心脏或大血管,同时进行连续快速摄片,或拍摄电影,观察造影剂所示心房、心室及大血管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有无异常通道或狭窄、闭锁不全等。 根据以上的病史、体检及特殊检查得出的阳性体征,加以综合分析判断,以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治疗方法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的可治性强,预后良好。及时治疗术后可获得疗好的效果,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ㄈ纾菏壹涓羧彼?、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ㄈ纾汉喜⒎味龈哐沟南刃牟 ⒎ɡ质纤牧饕约捌渌凶乡は窒蟮男脑嗖。=昀?,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术期治疗的不断提高,手术安全性很高,在我国几个大的心脏中心其手术死亡率已接近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与传统的手术治疗区别主要在于,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而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近几年,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术的缺陷。最佳治疗时间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褂幸恍┬〉娜彼?,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家庭护理 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过分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大些的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动静结合,既不能在外边到处乱跑(严格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也不必整天躺在床上,晚上睡眠一定要保证,以减轻心脏负担。 心功能不全的孩子往往出汗较多,需保持皮肤清洁,夏天勤洗澡,冬天用热毛巾擦身(注意保暖),勤换衣裤。多喂水,以保证足够的水份。 保持大便能畅,若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时,过分用力会增加腹压,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 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患儿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应随天气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密切注意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