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 胸部CT疑诊中心型肺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是什么?

肺癌的检查有几种方式,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其中,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学检查,就是病理学诊断。不单纯是肺癌,其它任何恶性肿瘤的诊断金标准都只有一条,就是病理诊断。病理诊断就是通过手术或者穿刺,把肿瘤组织取出一小部分或全部送到病理科,通过蜡块包埋、染色、固定,通过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肿瘤细胞,叫做肿瘤的病理诊断。目前肿瘤的病理诊断除了直接诊断之外,还可以通过病理基因检测获得非常多的肿瘤基因突变信息。对于肺癌患者而言,如果有合适的突变,应用合适的靶向药物,可以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大大延长。所以肺癌诊断的金标准只有一条,即病理诊断。

肺癌的判断

根据你的数据,应该不是恶性肿瘤,也就是说不是肺癌。如果不是癌症或者手术切除肿瘤,只有恶性肿瘤需要化疗。如果不是恶性肿瘤,也不存在持续多久的问题,就像正常人没有生病一样。刘焦寿:肺癌确诊后,就意味着他们被判了死刑,这是很多人的误解。至于接受治疗后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涉及到癌症的分期、治疗方法、调养以及个人因素,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但一般来说,如果是早期I-II期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早期肺癌的癌症较小,没有扩散和转移。早期肺癌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60%-90%。视患者术后情况,可在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中药等治疗,防止复发,可取得良好效果,实现长期生存。

肺腺癌免疫治疗方法也要基因突变吗

早期肺癌的小病灶,手术切除后还要不要辅助用药治疗?三期肺癌,术后推荐做靶向治疗,对不对?晚期肺癌,没有基因突变,搏一搏靶向治疗可以吗……在本报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合办“肺癌的规范化诊疗”名医大讲堂上,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副院长、肺癌综合治疗专家杨衿记教授,以病案为例,仔细讲述了各期肺癌的用药规范、不恰当的做法。他强调:如果基因没有突变,使用EGFR靶向药物有害无利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不需要任何药物的辅助治疗;免疫治疗没有靶向,不可作规范治疗。早期肺癌 I期非小细胞癌术后不宜化疗杨衿记说,可切除的早期肺癌,以手术为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1A期肺癌需要辅助化疗吗?按照《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下简称《规范》),完全切除的1A期肺癌患者,不适宜行术后辅助化疗。不过,I期小细胞肺癌需要化疗,首先行手术后,辅助化疗4~6周期。他认为,当地医院这一做法,实质上按I期小细胞癌来治疗,小细胞肺癌占总体肺癌15%左右,癌细胞长得快,因此即使没有扩散、转移,术后也辅助化疗。中期肺癌不要盲目扩大靶向治疗适应症杨衿记直言,有的医生盲目扩大靶向治疗适应证,患者被过度治疗,是“花钱买难受”。按照《规范》,完全切除的I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含铂两药方案,术后辅助化疗3~4个周期,一般于术后3~4周开始。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要推荐术后靶向治疗。2011年中国肺癌专家共识,只建议进行EGFR突变型早期非小细胞癌术前或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只为研究靶向治疗有没有提高疗效与生存期,患者参与,免费吃药。晚期肺癌同期化放疗后不需要巩固化疗杨衿记提醒,单纯同期放化疗仍应该是不可手术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或者 采用序贯化放疗控制病情。同期化放疗后不需要巩固化疗,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参加免疫治疗或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这让很多患者、家属不解:做了化疗放疗肿瘤还在,为什么不巩固化疗了?其实, 2005年启动了一项同期化放后巩固化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4年多共入组了400多个病人,结果显示,是否巩固化疗,病人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差不多都是8~9个月;总生存期也都约为20多个月,严谨的临床研究证实,根本就没有显著差别,巩固化疗的意义不大,反而花了钱,病人又要经受很大的毒副作用。据悉,这个结果在今年6月份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公布的。放化疗之后患者带着肿瘤回家,不是等死吗?对此,杨衿记表示,对不可手术的III期患者,目前紧迫的需求是应该发展新的治疗策略,例如联合新的药物,包括免疫靶向治疗或分子靶向治疗,推荐患者同步化放疗后有效、或病情稳定者,参加如注射瘤苗等临床试验。靶向药物无靶试药害处大很多人以为,晚期肺癌唯一的办法就是靶向治疗,杨衿记说,晚期患者要分情况,没有基因突变的,以含铂两药方案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有EGFR基因突变的,则推荐EGFR靶向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因为没有做EGFR基因检测,一线使用靶向药物有害:EGFR突变者一线靶向药物,可减少52%的肿瘤进展风险;而EGFR没有突变的患者一线靶向药物,却增加185%的肿瘤进展风险。他说,有一种特殊情况,即EGFR检测没有做,但患者很痛苦,体能情况也不允许化疗,可使用靶向药物做一线治疗,但仅限于临床优势患者(从不吸烟或少抽烟、肺腺癌的东亚人)。此时,如果存在EGFR突变,这些临床优势患者可减少36%的进展风险。此外,很多患者觉得,现在靶向治疗那么好,就再也不愿意放、化疗了?!罢馐茄现氐拇砦??!彼担杂贓GFR突变患者而言,既要靶向又要化疗,才是最优的。临床证实,如果只化疗,中位生存期是11.7个月;只靶向,中位生存期是20.7个月;靶向+化疗,中位生存期则达30.4个月。 “免疫治疗” 免疫靶向治疗还在临床试验杨衿记说, “免疫细胞治疗”近年“很红”,除了吃药“激活免疫细胞抗癌”外,还有抽取外周血、培育、增殖免疫细胞,然后把扩增的免疫细胞回输患者体内的“疗法”,做一次费用高达2万元/次。全国肺癌专家已达成共识,目前不主张现阶段做免疫细胞疗法,我们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不过,真正的肺癌免疫靶向治疗很有前景,美国去年发现,肿瘤患者的自身免疫细胞之所以对肿瘤细胞不起抗击作用,是因为免疫细胞会与癌细胞结合,随即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去年美国研究通过药物,阻断这种结合,从而恢复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力。预计中国内地明年或后年可启动肺癌免疫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届时合适的患者可免费参加试验。所谓“原药粉” 违反医学伦理且毫无安全保障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肺癌越来越成为一条新路,但很多临床发现却让杨衿记非常担忧。第一种情况是因为不愿或无力负?;蚣觳夥延?,干脆不做配型就要求医生开靶向药物吃,“等于乱用药物试病情”。据了解,目前国内的EGFR基因只有20%的送检率。未证实有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使用,不仅患者要忍受较大的副作用,而且病情还会发展,被专家斥为“胡闹”。第二种情况则是轻信所谓“原药粉”、“某国版”靶向药。杨衿记介绍,正规使用的靶向药,是经由国家卫生部门认可及批准的,有明确的成分、严格的工艺、严谨的临床试验等支撑的,国产药物的月费用大概在1.2万元左右。然而,不少人却听信“仿版药更便宜”,使用走私或夹带的“印度版易瑞沙”等药物,虽然同样含有吉非替尼成分,月费用低至5~6甚至1~2千元,但安全性堪忧。

肺腺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