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生孩子这件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基本上到了一定年龄后的女性,往往都会步入到生儿带娃的人生阶段。而虽然说生孩子是女性的天职,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女性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而为生孩子而苦恼着、焦虑着。

小编就曾有一位女性的朋友,夫妻两人备孕多年也依旧无法如愿要上孩子,最后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原因,导致夫妻生育上的困难。朋友了解后就更加焦虑了,甚至觉得自己和生孩子无缘。

然而,患有多囊到底还可以不可以生孩子,多囊女性在备孕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常是受到父母遗传以及周围外界原因而导致的,在女性中是属于比较常见的一例病症。

主要是由于女性身体内的激素分泌代谢失衡,导致卵巢的排卵功能出现异常,规律失调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身体病症表现有以下几点:

1、月经不规律: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于女性身体最大的影响就在于月经上,由于卵巢的排卵异常,导致卵巢无法每个月都定期排卵,因此经期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月经量少、月经不规律、月经间隔月份过长、甚至是停经等月经失调上的问题。

2、成年后依旧痘痘频发:

由于多囊卵巢的身体激素代谢异常的问题,常?;岬贾缕し糇刺洳?,出现长期性的痘痘痤疮问题。因此,很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即使是在成年以后,也会存在着明显且常发的痘痘问题,并且难以根治。

3、身体腰腹肥胖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激素问题也同样会带来身体肥胖的症状,这是身体各种激素水平分泌异常作用影响之下导致的肥胖问题,多表现为腰腹部的赘肉增多。而且,身体的肥胖也会进一步地加深病情。

二、多囊与怀孕

几乎所有人都会将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不孕挂钩,

由于身体的排卵异常,导致女性们在备孕的时候,无法有成熟的卵子与精子结合,达到受精怀孕的结果。

但事实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代表着女性无法生育,只是比健康的女性要更难受孕而已。

在受孕概率上,患有多囊的女性由于排卵情况异常,

因此成功受孕的机会要比正常的女性要低很多。但我们也能够通过生活中的不断调理,

让身体回归正常的水平以便于受孕,

亦或者是通过促排卵的方式以及试管婴儿的手术来提高受孕的成功率。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如何调理

1、保持良好的作息及饮食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中,想要将自己的身体调理到正常的水平,

那么就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作为支撑。

而这其中,日常的作息和饮食就尤为关键,避免熬夜、睡眠不规律的坏习惯,清淡饮食,尽量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多做身体运动及配合药物治疗:

运动对于身体的激素分泌以及肥胖的问题都有着很好的改善效果,

因此患有多囊的女性就更需要注意好自己日常的运动量,多锻炼锻炼身体。

并且,多囊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定时就医检查,必要时候要配合药物调理。

重要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失调的妇科疾病,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长痘以及肥胖的问题,多囊会影响到女性怀孕的成功率,但也能够通过日常的调理来改善,注意好日常的生活作息及饮食,多运动及配合药物治疗。

今日话题:你在生宝宝之前,会去做孕前的体检吗?欢迎留言讨论。

三胎政策应运而生以来,身边很多当了妈妈的朋友都在讨论,生或者不生这个话题,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

凡凡妈:“我觉得,我能把我家女儿照顾好已经很不错了,养三个孩子伤不起??!”然然妈:“虽然我已经有两个小宝贝了,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再生一个,孩子多晚年生活也热闹些?!?/p>

生一个,或者生多个,这件事本身就很具有话题性,每个女性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

假如我还没有准备好成为一个妈妈,那我就等待时机成熟;假如已经很幸运地生了孩子,那就尽心尽力把他照顾好,优生优育。

从上面两种结果来看,生育选择那必将是答案大于一个的题目,生或者是不生,不得不说同时拥有这两项选择权的女性是幸运的。

jwD4t_患有多囊的女性是否还可以生宝宝,备孕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因为很多人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没有选择”,压根生不出来,生一个也很艰难……

生育不是所有人的自由

前段时间,WB一个讨论很火的女性话题#这些信息生孩子前根本没人告诉我#,视频中的博主讲述了自己生孩子的亲身经历。

从怀孕到孩子诞生那一刻,每个成为妈妈的女性都注定要承受诸如生产、喂奶、坐月子这些苦楚。

过程苦不堪言,妈妈们都直呼再也不想生孩子了。但看着眼前这个小生命一点点长大,表示受再大的苦都值了的妈妈也不在少数,因为孩子带给她们的幸福与欢乐远远大于生产的苦楚。

生产的经历和感受是各大媒体平台经常讨论的话题,时不时会冒出热搜,相对来说备孕以及怀孕的故事被提及的次数可能较少。

但这个问题在生育纪录片《奇妙的蛋生》里得到了深刻聚焦,它告诉我的一个道理在于: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爸爸妈妈的权利,生育并不是所有人的自由。

据统计,隐匿在街边电线杆“治疗不孕不育”小广告的背后,是中国超5000万的不孕不育患者的心酸,“生不出娃”的群体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庞大。

2018年国家卫健委有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率高达16.4%,相当于平均每8对夫妇,就有一对不孕不育。相比1995年这一比率只有3%。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其中25-30岁的年轻患者占比最多。在家中长辈压力和生育大环境的裹挟下,这群生不出娃的人承担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压力。

生不出孩子的那群人

在网络上,每当有婚姻不幸的新闻被爆出,很多人会调侃说:“不婚不育保平安”,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孕不育了,他们对这个话题是羞于启齿的。

比如在纪录片《奇妙的蛋生》当中,里面愿意接受的采访男性少之又少,他们大都避及谈论自己的生理问题。

一位名叫小五的男性是大都数人中的例外,他是唯一一个愿意站出来讲述自己故事的。

因为自身患有无精子症,小五和妻子在一起十年了,一直没能有小孩,不愿意放弃的他接受了睾丸穿刺手术取精,但依旧没有发现。

最后,小五决定从公立精子库里借用别人的精子,来让妻子怀孕,这就表明,生下来的孩子和他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但他内心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说到:“生育这件事情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应该共同来面对?!?/p>

而另外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则显得没有这么幸运了,这位女性的名字叫做欣欣,是个90后,同样存在生育上的困扰。

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显示为染色体异常,外加子宫和卵巢的功能不健全,必须要通过供卵才能受孕。

但中国并没有公立卵子库,患者只能通过爱心赠卵来受孕。一般是指已经做完试管婴儿的女性,可以将取出来的多余的卵子,无偿捐赠给她人。

这样的获得途径,在实际操作中卵源非常稀缺,等到一枚卵子需要3-5年的时间。另外欣欣的老家在农村,在纪录片中,她的公婆在饭桌上反复强调:“在农村不生孩子不行的,肯定要离婚……”

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性,在老一辈的主流意识当中,认为一定要有孩子的好,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站在后辈的角度去理解那些生育压力。

艰难受孕的那群人

输卵管不通或不全阻塞、反复卵泡发育不良、卵巢功能减退;男方中重度少精子,弱精症、特殊人群的生育需求——癌症预后患者、 罕见病患者等。占以上一条或者多条的人,受孕过程难上加难,为了提高怀孕的几率,通常采取的方法多为试管婴儿。

但试管一次就成功案例相对较少,更多的人往返于医院和家庭之间,打针促排、吃药、取卵,用时间换取概率。

我身边有位朋友,曾经一共促排取卵3次,移植4次,全部失败。令人无助的是,失败原因皆模糊不清——医生能给出的解释,就是“概率问题”。

试管给女性带来的煎熬,更多不是在身体上,而是心理上。“促排时候担心卵泡长太快或者长太慢,取卵的时候担心卵泡提早排出,担心取卵数量少,取完卵担心受精情况,担心是否能够成功配成胚胎,移植之后担心能否着床等等……”

失独家庭也是奋战在试管婴儿路上的一员,很多是高龄夫妇,艰难求子。做试管这件事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是唯一能支撑他们继续生活的勇气。

在纪录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她说我一定要战斗到最后一颗卵子,一定要取到我卵巢里什么都没有了,绝经了才放弃。但其实她根本就没有希望了。

受到年龄以及其他身体因素的影响,女性卵子的质量在35岁以后会呈现悬崖式下跌,而且不可逆转,生产这件事是有警戒线的。

以上这些就是生育的百态,主人公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有人成功怀孕,也有人选择放弃,还有更多人依然奔波在艰难求子的路上……

当许多人在纠结生与不生的时候,有的人可能正在艰难备孕,而不见任何成果,生育这件事并不是所有人的自由。

把一个孩子平安顺利的带到世界上来,陪伴他们长大,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难发现,在现实的大环境里,往往还是女性在生育这件事上受到更大的伤害。

对于存在生育压力的女性而言,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和理解,而不是把她们逼到绝境。

同时也想和各位女性朋友说一句,珍惜每一种身份,更多地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点亮在看,感谢选择勇敢成为妈妈的自己,也接纳不成为妈妈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