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是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常见的原因包括热汤、滚粥和热水等。1岁半至5岁的儿童是烫伤的主要患者。在接收的烫伤患儿中,许多是由于家长的疏忽造成的。当家长倒热水、热汤或者给孩子洗澡时,应高度警惕,避免因疏忽而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接下来,我将教您如何正确护理幼儿期的宝宝烫伤??赡茉斐商躺说那榭鲇幸韵录钢郑?/p>

1. 父母粗心大意,洗澡水调得太热,孩子在盆里待的时间久了,娇嫩的皮肤被烫得通红,而且有疼痛和灼烧感。虽然这个伤势比较轻,只是皮肤表层受伤,但对儿童来说,已经非常严重。

2. 父母的操作不规范造成。给儿童洗澡通常是盆浴,1岁半到5岁的宝宝都能自己走路,但对危险却完全没有概念。有些家长在盆里放了热水后,再转身去取凉水勾兑,没有注意到跃跃欲试想洗澡的宝宝。一转眼宝宝便一屁股坐进了热水盆里。这种情况的烫伤比较严重,因为会阴部、臀部烫伤,治疗起来比较棘手,由于大小便很容易感染伤口,伤口不仅愈合时间长,还容易造成细菌感染,情况严重的还需要植皮。

3. 家长给孩子洗澡很少使用温度计去测试温度,通常就用手试一下。建议家长用手背去试水温,因为手背的皮肤比较敏感,水温在37℃-40℃这个范围手背皮肤不会感觉太烫,而这个温度对宝宝是最安全的。

当宝宝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可以起到止痛的效果。但要注意避免皮肤破损,以免感染。如果烧烫伤部位在颜面、头颈部、会阴部等,由于部位特殊,即使伤处面积不大,也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时除用冷水紧急处理外,为防止发生休克,可以给患者喝些淡盐水,补充血容量,减轻休克程度,但不要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发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此外,在处理烫伤时,不要给伤处涂抹酱油、醋、碱、牙膏或紫药水之类的东西,这样不但不能减轻伤情,而且会继续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到医院后也给医生的诊治造成了困难,在冲洗这些涂抹物的时候会加重伤员的痛苦。

当孩子被烫伤后如果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应及时请医生处理。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部、面部和颈部烫伤,因为随时有可能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对于头、面、颈、手、臂等部位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从而保持干燥,并加快创面复原。

最后,我将分享一些小烫伤的家庭治愈小妙方:

1. 生姜汁湿敷药物制备:取鲜生姜去除杂质,洗净擦干,放在容器内捣烂,置于纱布袋里压榨取汁。用 法:用消毒棉签蘸姜汁外涂或以姜汁纱布湿敷患处。

2. 神效当归膏药物制备:当归、黄腊各1份,香油4份,先放当归于香油中煎枯去渣,入黄腊急搅调匀,将消毒纱布或纺绸浸入膏中,放入无菌瓷盒内冷却备用。用 法:取纱布或绸布贴创面,并加敷料包扎。

3. 蒲公英糊药物制备:取鲜蒲公英根(不用茎叶)适量,洗净后捣烂取汁,放入消毒的瓷器内,2小时后药汁自然凝成浆糊状。用 法:先将患处洗净,然后将药糊厚厚地涂于患处,一小时后痛减,每日涂药2次,换药时用冷开水洗去前药。

4. 加味紫黄油药物制备:紫草根、生大黄各15克,放于麻油100克中煎熬后去渣,加入冰片末10克搅匀,装瓶备用。用 法:患处先用1%盐水棉球洗净、吸干,然后用棉球蘸油外涂或制成油纱布覆盖,一日3~4次,直至皮肤干燥结痂停药,不要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