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成功让宝宝与分床睡?
许多家长对孩子晚上踢被子着凉的问题感到担忧,于是他们决定将那些习惯独自睡觉的孩子再次带回自己的床。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性,不再愿意独自睡觉。特别是对于一些小男孩来说,他们在10多岁时可能还与母亲一起睡觉,这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帮助他们养成独立睡眠的习惯。
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成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和成人一样都具有双面性。在幼儿园里,他们可能会与小朋友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并听从老师的话。但是,回到家里,他们可能会整天缠着妈妈,非要妈妈在身边才能入睡。那么,宝宝为什么要和妈妈一起睡呢?他们有什么秘密吗?多大的宝宝应该开始培养独立睡眠的习惯?
首先,我们需要摸准孩子的心理。大多数习惯与大人一起睡的孩子在分床时都会感到不情愿,因此执行起来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孩子不愿意独自睡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心理因素:1. 恐惧心理:这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例如害怕妖怪、噩梦和亲人死亡等。在晚上,这种恐惧感尤为强烈。2. 依恋心理:孩子从小在母亲的怀里长大,习惯与父母同床睡眠。在肌肤接触、爱抚的过程中,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心理,因此不愿意分床睡眠。3. 孤独心理:孩子与父母一起睡眠时,睡前可以聊天、听故事,早上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父母的笑脸、倾听温柔的话语,向父母撒娇,觉得很踏实、很开心。而独立睡眠时,他们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孤单。
在让孩子独立睡眠时,我们需要分步骤进行。首先,给孩子准备一张舒适且让他喜欢的床,吸引他。然后,先把小床放在大床旁边,让孩子逐渐适应。接下来,我们可以给他讲一些能增强孩子勇气的故事,鼓励他慢慢学会独立生活,为他分房睡做好准备。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与父母同床的习惯,但在分床时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相反,我们应该耐心地陪孩子,鼓励他重新入睡,而不是心软地接纳他回到自己的房间。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床离地面不要太高,以确保孩子万一不慎掉到地上也没有危险。2. 如果担心孩子蹬被子,我们可以给他挑选合适的睡衣,并随气温的变化选择不同厚度的被子。3. 在分床的最初阶段,如果孩子害怕黑,可以在床边安个夜灯,待他逐渐适应后再关上。4. 对于刚与父母分床睡眠的孩子,他们可能会出现反复现象,如晚上偷偷溜到父母的大床上。这时,父母千万不能心软,要坚持把孩子送回去,并陪伴他、鼓励他重新入睡。
总之,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宝宝独立睡眠的习惯。在让孩子独立睡眠时,我们首先要让他明白,上幼儿园是个大孩子了,以后这就是他一个人的房间了。这样,他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也会为他创造独立睡眠的环境。此外,家长还可以先给宝宝讲讲分床睡的理由,让宝宝心里有个准备,然后再慢慢来实施。这样,宝宝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独立睡眠的习惯。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让孩子独立睡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锻炼宝宝独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宝宝才能更好地适应独立睡眠。
上一篇:
儿童做基因监测安全吗?这个科它挂着!
下一篇:
物理降温方法及其在发烧患儿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