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发育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让孩子的身高更理想?
临床医学使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评估儿童矮小。如果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个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即比平均身高低5-10厘米以上),则可诊断为矮小症。据北京市调查,6-18岁中小学生中,青少年儿童平均矮小症患病率为3.77%。
矮小症是一种疾病,治疗方式并非仅限于服用保健品。查明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才是根本。调查显示,我国七成家长不知道孩子矮小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矮小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内分泌疾病、家族性矮小、体制性生长和发育延迟、染色体异常等。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生长障碍和身材矮小,过去被称为“垂体性侏儒症”。
对于这些孩子,采用生长激素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措施。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是调控人体从出生到成人的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也是唯一使骨骼线性生长的激素。作为药物使用的生长激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与人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
4-6岁是治疗矮小症的理想年龄。在这个阶段,人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生长速率过慢,就需要及时看医生。
我国接受矮小治疗时间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1至16岁。而国外的治疗平均时间为6岁。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因此,4-6岁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矮小的理想诊治年龄。
警惕矮小症4岁决定儿童高矮黄金分界线?缺少妈妈的抚摸宝宝个子会比别人矮。编辑推荐:补充生长素预防“小侏儒”一年长不到4厘米,警惕矮小症,4岁决定儿童高矮黄金分界线?缺少妈妈的抚摸,宝宝个子会比别人矮。